《经济学导论》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2-06-10浏览次数:538

经济学导论》课程标准

1. 前言

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旨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1.1课程代码、名称

 课程代码:FL2383107

 课程中文名称:经济学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1.2学时与适用对象

   32学时  商务英语专业

1.3课程属性

   大类教育课程

1.3.1课程地位

    属于大类教育课程中关于经济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板块,对打好经济基础知识具有重要作用。专业认知能力课程模块旨在促进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实现宽口径培养,打造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1.3.2课程性质

    属于专业认知能力模块的大类教育课程

1.3.3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

    专业认知能力培养包括专业基础认知和大类教育两个课程群,强调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和学习要求的整体认知。大类教育课程包括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导论,与基础认知课程的商务英语专业导论和商务英语专业认知实习共同构成专业认知能力模块的课程。

2.课程教学设计

2.1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有关精神文件,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现代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推进教学方法更新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2.2课程设计思路

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经济学导论的实用性。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尽可能借助心理与教育科研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解经济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原理做准备

3.课程目标

3.1总体目标

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

机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

3.2具体目标

3.2.1知识方面目标

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

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

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

    (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3.2.2能力方面目标

     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

     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3.2.3 素质方面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3)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4.内容标准

4.1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经济学导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分析;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的经济资源利用,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4.2教学内容安排

项目一认识经济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第五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经济学的含义,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教学难点: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项目二  价格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数量

第一节需求原理

第二节供给原理

第三节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第四节弹性理论

教学重点:需求、需求定理、供给、供给定理、均衡变动、供求定理、需求价格弹性

教学难点:需求、供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均衡变动

项目三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任务1 效用概述

任务2 基数效用

任务3 序数效用论

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项目四生产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含义及其关系;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第一节生产理论

第二节成本理论

第三节收益理论

教学重点: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和长期成本分析

教学难点: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

项目五市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竟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掌握:不同厂商的市场均衡条件及厂商的目标选择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第三节垄断竞争市场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

教学重点: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教学难点:关门点、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项目六生产要素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为什么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掌握: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一节  工资

第二节  利息

第三节地租

第四节 利润

教学重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教学难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项目七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理解:市场为什么失灵;

掌握:政府干预的手段。

第一节  市场失灵

第二节  政府干预

第三节  政府失灵论

教学重点:市场失灵的原因

教学难点:政府干预的工具

项目八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核算方法、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乘数原理。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节IS-LM模型

第四节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

教学难点: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乘数原理

项目九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及其相关计算;识别失业的类型。

第一节失业

第二节通货膨胀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

教学重点: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的经济根源

教学难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项目十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经济增长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与模型分析。能说明乘数效应原理及分析。

第一节  经济周期

第二节  经济增长

教学重点:经济周期及成因

教学难点:经济周期及成因 

项目十一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掌握: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支持及工具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四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教学重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4.3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与要求

建议学时

1

 

项目一认识经济学

 

任务1  什么是经济学

 

    2

 

任务2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

任务3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任务4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2

任务5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项目二  价格理论

 

任务1 需求原理

2

任务2 供给原理

任务3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2

任务4 弹性理论

3

项目三消费者行为理论

 

任务1 效用概述

2

任务2 基数效用

任务3 序数效用论

2

4

     

项目四生产者行为理论

任务1 生产理论

2

任务2 成本理论

任务3 收益理论

5

 

  

项目五市场理论

 

任务1  完全竞争市场

2

任务2 完全垄断市场

任务3 垄断竞争市场

任务4 寡头垄断市场

6   

项目六生产要素分析

 

任务1  工资

2

 

任务2  利息

任务3  地租

2

任务4  利润

7   

项目七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任务1  市场失灵

2

 

任务2  政府干预

任务3  政府失灵论

  

8

项目八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任务1 国民收入核算

2

任务2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

任务3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9  

项目九失业与通货膨胀

 

任务1 失业

 

2

 

任务2 通货膨胀

任务3 通货膨胀和失业

10

 

项目十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任务1  经济周期

2

任务2  经济增长

11   

项目十一宏观经济政策

 

任务1 宏观经济支持及工具

2

任务2 财政政策

任务3 货币政策

任务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

 

合计

 

32

 

5. 实施建议与要求

5.1师资队伍

主讲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企业工作经验或实习经历,能够运用企业案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兼职教师:在企业担任从事基层主管以上职务,主要提供专业指导和协助项目考核。

5.2教学条件

5.2.1使用教材

     罗丽英. 经济学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5.2.2主要教学参考书

刘建铭. 经济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刘新华. 经济学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5.3教学组织与管理

(1)突破穿上“一本教科书”的局限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多种中文教材、

英文教材等力图做到知识全面,经济学理论简单明了。

(2)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经济

学导论的基础内容作为重点,尽量举出其应用实例,使学生明白原理的用处。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多层次开启和网络交互的便利,使学生边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接触问题,主动思考问题,在线调用信息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5.4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以“讲练结合”为原则,采用师生问答、专题讨论、小组分析、个人独立思考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强理解,提高思考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5 课程评价与建议

2 考核成绩表

  

 

  

 

  

 

  

 

考核类别

序号

考核方式

单项成绩(百分制)

权重

考核结果

 

 

 

过程性评价

1

平时出勤、考勤

点名等

20

0.2

 

2

课堂参与

课堂发言等

30

0.3

 

3

课后作业

完成质量

50

0.5

 

4

 

 

 

 

 

5

 

 

 

 

 

6

 

 

 

 

 

7

 

 

 

 

 

过程考核总成绩

 

终结性评价

8

理论考核(闭卷考试)

 

最终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