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导论》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2-06-10浏览次数:796

英语文学导论》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代码、名称

课程代码:FL2064116, FL2064117

课程中文名称:英语文学导论(一)、(二)

课程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 I, II

1.2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总学时64学时,本标准适用于四年制英语(师范)专业。

1.3课程属性

1.3.1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英语(师范)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与《西方文明史》、《语言导论》共同构成了英语(师范)专业人文素养能力的主要课程。作为本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英语文学导论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必要的文学理论,是对学生阅读理解和人文素养能力的综合考查。而作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重要方向课程,英语文学导论要求学生在打牢基本功的同学,通过文学作品和理论提高文学素养,进入丰富的英语文学殿堂。

1.3.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英语(师范)专业高年级的重要课程,既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和理解能力,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了解和熟悉英语文学所具有的的文学要素、文学流派、文学原理和文学批评等知识为目的,结合具体文学体裁和文学理论的介绍,使学生掌握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必要技巧,从而打牢英语语言和文学基础。

1.3.3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

本课程与《综合英语》、《英语阅读》、高级英语》、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英语文学作品选读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英语(师范)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文学导论课程区别于文学选读课程,所学知识是英语专业学生接触英语国家国别文学之前必须了解的文学基本常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学原理和文学批评知识,并为《高级英语》和《英语文学作品选股》等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在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需对相关课程群有一定了解和掌握。

前修课程:《综合英语(一)、(二)、(三)、(四)》、《英语阅读(一)、(二)、(三)、(四)》、《英语国家概况》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对英语文学导论课程起着重要的知识结构支撑的作用。

后续课程:《英汉/汉英笔译(二)》、《语言导论》、《英语文学作品选读》、《语用学与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本课程起着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应用于实践的作用。

2.课程教学设计

2.1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升。本课程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新国标为依据,适合本科英语教学,且具有一定课堂教学操作性,向学生系统性传授了解和熟悉英语文学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结合应用性本科高校的定位,本课程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弃了长篇小说或长诗的教学,通过介绍和分析文论发展的脉络,帮助学生理清各流派的着眼点。不仅培养和夯实本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更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文学思想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2.2课程设计思路

长期以来,英语专业本科英美文学课一向注重文学史和选读的教学,但这类教学模式及相关教材都是以教材或教学内容为中心,没有能够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英美文学作品众多,如何让学生接受和掌握学习英美文学的方法,比简单的作品欣赏要更加重要。因此,课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文学导论由小说、诗歌、戏剧、文论和文学术语等部分组成。在64学时的教学中,以主要的三类文学体裁,即小说、诗歌、戏剧的特征、要素和流派为主线,精选经典作家的代表作品,分析文本及具体要素,让学习者掌握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必要技巧。每一小节由“要素介绍”、“文学作品选读”、“作品评论”、“要素分析”和“课后讨论”五个部分构成,启发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扼要地阐明基本概念和术语,为分析作品做准备。区别于传统的文学选读欣赏课程,打破知识传授的固有教学模式,探索符合本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学生的课业评价采取过程性考核,突出平时的课堂参与,重点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复杂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课程目标

3.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文本及具体要素、主要文学理论进行分析讨论,启发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和评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文学思想的多元性。学生通过课下阅读、课堂讨论、课后反思等环节,真正掌握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必要的技巧。结合文学史和选读作品,重点通过文学评论及文学理论的分析介绍,让学生仔细斟酌,深化对作品主题的认识,感受文学潜在的魅力。附上的作家生平简介、创作背景及与主题相关的名言,旨在深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完整的文学评论和补充阅读帮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文学评论的方法和研究论文写作的体例,掌握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和现象的能力。文论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深入认识每一种文论的局限和不足,并使其真正理解和运用该文论给人启示的理论视角及阐释文学或文化现象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该具备下列能力:

1专业能力:具备基本的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能力;具备分析各类简单文学作品体裁的能力;具备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主题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查阅相关文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撰写一定文学批评文章的能力。

2方法能力:主要包括具体课程学习方法能力,比如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意识,提高学生对具体文学要素分析的能力,了解小说、戏剧、诗歌等不同体裁概念、特征、类型等要素的能力。

3社会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较为清晰地思维能力

3.2具体目标

3.2.1知识方面目标

(1)了解小说和诗歌的文学要素。

(2)能够具体分析类似主题作品在立场、观点和风格上的差异。

(3)能够分析文学评论和要素。

(4)能够了解戏剧的概念、特征、要素和发展等。

3.2.2能力方面目标

(1)能够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独立思考,培养复杂性的文学思维。

(2)能够运用文学评论的方法分析具体文本。

(3)能够对文学术语进行总结,了解文学背景。

(4)能够基本读懂英美文学相关学术论文。

3.2.3 素质方面目标

1能够具备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素质。

2能够加强对学科的认知能力,具有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在具体文学作品分析和文论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相互配合、共同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文本细读视为最低目标、文学批评作为最高目标。

4.内容标准

4.1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课程设定的相关内容,结合了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本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目标市场对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在低年级打下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不断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量,熟悉英语文学所具有的文学原理和文学批评等知识,掌握20世纪各重要文学理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理解能力。

4.2教学内容安排

1)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了解和明确文学体裁的定义、特征、要素类型,要求学生分析不同文本在立场、观点、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深化对作品主题的认识,了解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本课程分上、下两部分,两学期共计64理论课时,内容涵盖英语小说、诗歌、戏剧和西方文论的介绍。讲授时,尽可能以篇幅适当的文本作为分析对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英语文学的多样性,有目的地在本课程中加入了文学批评,旨在深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3)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突出重点,增加学生的英语文学阅读能力。文学课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高,课前需要大量阅读工作。学生课前需要梳理文论发展的脉络,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重要性并能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预习和复习,充分利用好各种新媒体资源。课后需对当次课程进行系统复习回顾,结合具体文本,分析文学体裁的定义、特征、要素和类型,了解基本的文学理论夯实学生的文学兴趣,打牢英语文学基础。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4.3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与要求

建议学时

1

Fiction

Understand fiction, and know the plot, character, point of view and tone, theme and style of fiction. By selected commentaries and further reading, understand fiction as a literary genre.

16

2

Poetry

Understand poetry, and know the voice: speaker and tone, diction, imagery, figures of speech, and sound and rhythm of English poetry. By selected commentaries and further reading, understand poetry as a literary genre.

16

3

Drama

Understand drama, and know Shakespearean comedy, the problem play, the feminist theatre, and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By selected commentaries and further reading, understand drama as an important literary genre.

16

4

Literary Criticism

Understand 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including Marxist criticism, psychoanalytical criticism, feminist criticism, and postcolonial criticism. By such literary criticism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mes in further readings.

16

5. 实施建议与要求

5.1师资队伍

本课程教师共4人,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授、副教授、助教,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相对合理,多数教师从教超过20年。对英美文学相关内容熟悉程度高,在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发表文学类论文数篇。课程负责人能够履行职责,近五年在本科学报发表英美文学相关论文5篇,有一定的学术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5.2教学条件

5.2.1使用教材

杨金才, 王海萌. 文学导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5.2.2主要教学参考书

1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 邵锦娣, 白劲鹏. 文学导论(第2版)[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3)王守仁. 英国文学选读(第四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4陶洁. 美国文学选读(第三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5.2.4 其它资源

iCourse网络课程

5.3教学组织与管理

1. 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 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任务书、试卷等教学文件完备规范,保存情况好,有自身特色。

5.4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师重视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文学知识;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积极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较好,对英美文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好。

5.5 课程评价与建议

2 考核成绩表

  

 

  

 

  

 

  

 

考核类别

序号

考核方式

单项成绩(百分制)

权重

考核结果

 

 

 

过程性评价

1

平时出勤、考勤

点名等

20

0.2

 

2

课堂表现

课堂发言、语音、英文诗歌背诵等

40

0.4

 

3

课后作业

小作文、读后感等

40

0.4

 

4

 

 

 

 

 

5

 

 

 

 

 

6

 

 

 

 

 

7

 

 

 

 

 

过程考核总成绩

 

终结性评价

8

理论考核(闭卷考试)

 

最终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