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垾"小番茄”做出“大文章”

发布时间:2019-04-04浏览次数:32


近年来,巢湖市中垾镇聚焦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垾番茄”的品牌效应,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014年,21岁的巢湖中垾镇青年张翰文毕业后没有选择外出务工,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回乡种植番茄。2016年上半年,他牵头做起“一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万得福”番茄种植服务中心,开始尝试创业。在合作社内,除了种植普通的红色番茄,“夏日阳光”“香妃”“皇子”等颜色、形态各异的番茄品种应有尽有。他还从以色列、韩国、日本等地引进了18种水果番茄,吸引市民走进番茄基地,体验采摘乐趣。张翰文通过参加巢湖团市委电商培训班,张翰文意识到,要将当地番茄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才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从而降低经营成本。随后,他又参加了团市委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摸索着开起了淘宝网店和微店,并申请注册了商标“巢小番”。

张翰文自己家规模有八亩,整个合作社带动的有300亩左右,每年收入能达到五六百万元,带动农户50户实现增收。普通大番茄亩收益的话每亩地将近两万块钱,小番茄要翻番,整个每亩两万的话一共五六百万。目前,中垾镇所产番茄正源源不断销往福建、江苏等地,实现了一季3500万元的销售额。

番茄成了中垾镇的“致富果”,也成了当地贫困户的“脱贫果”。依托番茄产业,中垾镇还在滨湖村建成了一座扶贫产业园。产业园占地75亩,有40个大棚。大棚内主要种植西瓜、甜瓜、瓠子、番茄等农作物。园区农活都需要人手,就会优先选择贫困户。经营期内,合作社每年固定向村委会上交当年收益额的16%,用于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抵充固定资产折旧。同时,还解决了近30名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

目前中垾番茄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态势,种植水平、质量稳步提升,并且辐射到周边烔炀、黄麓、银屏、柘皋、夏阁、苏湾等乡镇,核心区中垾种植面积约1.2万亩,成为中垾乃至周边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中垾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刘迎春:探索番茄加水稻水旱轮作这种种植模式,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番茄的品质,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然后我们延长这个产业链,结合中垾的美食名镇,把传统的特色菜品向外推介,以此实现三产融合,进一步把这产业拉长,增加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