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贵,1964年1月出生,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高级农艺师,现任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全国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安徽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员,安徽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朱同贵于1987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先后在种子公司、农委、发改委、农业企业工作,从事农作物良种培育引进、繁殖和农业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企业新产品开发及科技创新等工作,发表文章60余篇,获省市科技成果或成果奖14项,主持申请发明专利126项,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3项。
朱同贵通过引进试验示范水稻、小麦新品种,使巢湖市巢南粳稻区粮食亩产有较大幅度提高,主持和参与10多项种子繁育、粮食和油菜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专利和成果,研发成果应用后,使种子生产面积逐年扩大,提高了种子繁殖产量10%以上,质量提高一个等级,加快了农作物良种更新换代步伐,提高了大田作物单产,改善了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使通过农业部绿色水稻认证面积达30万亩,大大提高了稻谷的质量安全水平和附加值。特别是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应用生物技术开发富硒农产品,取得了较大突破,开发的新产品富有机硒大米,实现了人们通过主食安全、经济、有效补充人体必需的硒元素,现已成为我省发展富硒农业的主导特色产品和种粮农民、粮食加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富硒技术进步和富硒农产品产业的发展。通过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的高档特色糯米粉,已成为全国知名速冻企业三全公司高档元霄产品的主要原料,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与武汉工业大学合作,研发出稻谷保质节能环保干燥技术,提高了烘干品质,降低了烘干成本,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朱同贵将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粮食烘干技术形成地方标准,使得这些成熟技术在同行得以成功普及应用。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朱同贵获得了科技部优秀科技特派员、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巢湖市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巢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巢湖市优秀科技特派员一等奖等荣誉47项。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朱同贵所在的光明槐祥公司在较短时间内稳步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拥有企业、国家工商总局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粮油行业100强和大米加工行业50强企业、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安徽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获得安徽省质量奖等荣誉称号110多项,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同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