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建设 深化转型发展 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巢湖学院教务处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06-13浏览次数:941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巩固合格评估规范的基础上,教务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着力强化教学建设,深化转型发展,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强化教学建设

专业水平大幅提升。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校积极以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持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一是做好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专业评估工作。对照教育厅制定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加强专业建设,补缺补差,突优显长,培育特色,5年来,共有31个本科专业参与省专业评估。二是启动师范类专业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贯彻OBE理念,出台师范类专业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专业认证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完成2020、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并严格按照专业认证标准与要求开展教学工作。三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要求,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另有省级一流(品牌)专业2个、省级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3个,有5个专业实施省级卓越人才培养教育计划。四是建立较为完备的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体系,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依托各类建设项目,挖掘校内外优质资源,助推专业发展。

课程建设卓有成效。学校认真落实“四个回归”,不断强化课程建设,推进信息化和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一是持续开展课程评估。截止目前,完成第四、五、六批课程评估,共评估课程1287门,其中优质课程194门。二是积极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推进课堂教学革命。出台一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019年组织53名教师赴四川大学进行专题培训,两批遴选建设校级一流课程103门。三是加强在线课程建设。5年来,学校立项建设省级精品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22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36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23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1门,校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32门。四是加强应用型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5年来,立项建设应用型课程58门(应用型课程立项总数已达77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33门,专业特色课程351门。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成功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粉体工程》等3门课程成功上线学堂在线,另有《标志设计》等45门课程上线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平台。应用型本科教育数学基础教材获2021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双基”建设走在前列。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高校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双基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修订教研室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双基”标准化验收和示范创建工作,规范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教学管理,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学校获批安徽省“双基”建设示范高校(全省应用型高校只有2所)和安徽省课程思政先行高校,获批省级示范教研室6个、省级教学示范课48门。双基建设,极大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安徽省第五届普通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校获文科组(第一名)、工科组两个一等奖。


 





深化转型发展

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办学定位,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集群,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5年来,先后增设会计学、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网络与新媒体、运动训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8个应用性强的专业,截至2021年底,学校共有5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文理为基础、应用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更趋合理,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信息工程、机电工程、化工与材料、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五类应用型专业集群。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在学校确立的“专业牵动、能力驱动、校企联动”“三动”转型发展机制中,核心和关键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学校坚持并不断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导向,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三层递进式结构,设计课程体系,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课程学分比重。同时,为使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到实处,学校着力构建“三层次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并着力强化学科和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经多年努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中国高教学会公布的2021年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我校在“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前100名中排名第44位。

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学校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课程、课堂、训练、竞赛、孵化“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修订学科和技能竞赛、大创项目、互联网+大赛等管理办法,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和激励力度,5年来,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686项,省级奖项3795项。累计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240项、省级大创项目459项。2名学生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全面融入、系统推进——巢湖学院‘一轴两翼’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践与研究”获2019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产教融合协调育人走深走实。学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创教一体,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数控车铣1+X证书认证试点工作。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探索高校、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共享现代产业学院,出台《巢湖学院关于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与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网络智能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提升服务地方和“三地一区”建设能力。


 




五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教务处着力加强学科专业等基本建设,持续深化应用型办学改革,切实以教学建设夯实学校人才培养和提升办学层次的深厚基础,以深化应用型转型发展,回应时代需求,提升学校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本领,努力建设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未来5年,教务处将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担当作为、锐意创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文、图/教务处整理提供 审/许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