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专题】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农创协同发展・乡创势能奔涌”实践团赴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3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拓展青年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农创协同发展・乡创势能奔涌”实践团循着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深入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返乡青年创业情况调研,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一、聚焦核心,深入理论学习

为传承“”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参加了“我与大包干带头人面对面”专题报告、“深化农村改革的小岗村之路”座谈会及社会实践专项辅导。专题报告由两位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先生与关友江先生主讲。在小岗村这片点燃中国农村改革火种的土地上,严金昌与关友江两位老人的名字,犹如熠熠生辉的坐标,镌刻着改革的勇气与时代的烙印。

在座谈会上,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以《弘扬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等报告寄语青年,阐述了小岗村“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大包干精神如何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他指出,这种精神不仅是小岗村宝贵的财富,也是整个中国农村改革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如当年村民们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场景,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改革创新需要勇气和决心。

二、纪念馆的探访:历史回忆与现代对话

调研团分别探访了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以及当年农家。在纪念馆中,团员们认真观看了的历史展品,包括珍贵的红手印契约原件、改革初期的农具照片及纪录片,通过这些实物资料,大家直观感受到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过程,领悟到“敢为人先”精神的核心内涵。随后,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调研团仔细聆听了讲解员讲述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通过多媒体互动和事迹展板,深化了对新时代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理解,激发了对乡村振兴的热情。最后,探访当年农家时,团员们亲身体验了传统农舍的陈设和生活场景,与当地老人交流往事,从真实历史环境中体会改革前后的巨大变迁,进一步巩固了理论学习成果,为后续研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切实体会乡村产业发展,解码现代农业新图景

为深入调研乡村产业发展与赋能、产业链升级与运营,实践团成员实地探访匠心葡萄园、盼盼食品、小岗村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等,探索智慧农业,解码智慧粮仓。在匠心葡萄园,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智能灌溉系统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目睹了物联网传感器如何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与光照,优化葡萄生长周期,大幅提升产量与品质;随后,在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加工车间,他们详细了解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流程,包括自动化分拣、冷链物流及品牌营销策略,深刻体会到产业链的延伸如何赋能初级农产品增值,推动乡村经济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型;接着,在小岗村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团员们亲身参与直播带货模拟,学习短视频营销技巧,见证了电商平台如何打破地域限制,将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打造“网红经济”新引擎。通过这些沉浸式体验,实践团不仅解码了智慧粮仓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如大数据分析预测产量、区块链技术保障食品安全,还切身感受到智慧农业在降本增效、绿色可持续方面的突破性变革,从而全景式把握了现代农业的科技赋能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四、深度调研:“大包干”精神的新延续

在小岗村博士工作站,站长雷松林博士介绍,工作站创新“课程+课堂+实践”模式,吸引高校师生前来调研实践。通过举办博士论坛、设立“小岗奖学金”,深化与高校的合作交流。自2021年成立以来,已入驻博士20名,开展培训40期,解决企业发展难题150余个。雷松林博士表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博士工作站的使命就是为小岗村发展汇聚智力支持,用科技为农业赋能。”如今,工作站已成为小岗村链接高校科研资源的重要桥梁,助力小岗村在智慧农业、农产品研发等领域不断突破。

在程夕兵农事服务中心,实践团对话了周地帅先生。在农业领域,青年创业者们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90后新农人周地帅返乡后,在政策支持下增添农业机械,牵头成立小岗农机合作社,不仅让自家土地实现全程机械化,还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他感慨道:“现在种地条件好了,政策扶持力度大,只要肯钻研,农业也能大有作为。”

最后,实践团来到了农产品电商助农孵化工坊,严卫昌先生表示惠农网与政府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小岗村的干部们非常关心电商培训的情况,给了许多设备场地等物质方面的支持,他们规划先运营短期盈利项目,再尝试长期盈利项目,公司具有明确的运营目标以及未来规划。同时也提出了希望加大基础电商培训的强度,加强农户自行直播销售产品的能力。

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小岗村开展走访调研,通过与返乡青年创业者及农户的面对面交流,深刻体悟“大包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在新时代,小岗村的青年创业者正以科技赋能和市场化思维,让传统改革精神焕发崭新生机,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引擎,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担当。下一步,实践团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传承“小岗”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文/许康炜 图/赵旭 初审/刘雪刚 终审/孔鲲鹏 发布/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