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裹挟着徽州的人文气息,计算机学院文化传承实践团踏上了暑期三下乡的征程,开启了一段追寻徽墨千年古韵与红色精神传承的旅程。墨的沉静深邃与革命的热血激荡,在此交织成独特的文化图景。
岩源村:红色印记叩心扉
调研首日,学子们踏着晨光走入岩源村。与村委会书记对接,深入了解该村在红色底蕴。随后,实践团实地探访了当地的红色基地,每一处景致、每一个人物身影浸透着的革命历史的温度。“打不死的刘奎”、反映游击队艰苦生活的12幅简笔画、“还债运动”等等以及泛黄的史料、静默陈列的旧物,共同编织出烽火岁月的壮烈经纬,彰显“星火岩源,革命热土”艰辛岁月。深入村巷,认真倾听村民们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度以及对红色基地建设的想法。老人们的讲述带着乡音的朴实与岁月的沧桑,那些记忆深处的红色故事——村民冒险送情报、妇女为战士缝补衣物等,被他们娓娓道来。
徽墨厂:匠心千锤凝墨魂
徽墨厂,浓郁的墨香与清新中草药香相互交织。从原料的精心融合、反复捶打塑形,到精准称重搓条、细致入模压制、耐心阴干,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制墨师傅们的心血。学子们也亲自体验了徽墨制作过程,并有幸采访了徽墨非遗传承人周厂长,听他讲述徽墨的发展历程和传承故事。与非遗传承人的对话,让年轻学子们触摸到了超越技艺本身的文化韧性——那是在无数次捶打中凝练的匠心,在松烟明火里升腾的文明薪火。
博物馆:徽韵悠长映当下
徽州历史文化博物馆内,丰富的文物展品与详实的文字介绍,如同一部立体的史书,铺展开徽州文化的发展长卷。从地理沙盘里的山川脉络、商帮文化的孕育轨迹、建筑文化的诞生肌理中感受着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走访百姓,进行关于徽州文化了解度以及旅游业带动发展的居民满意度调查,成员们看到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也听到了居民们对家乡发展的认可与期许。徽州文化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文化新声:IP形象里的传承密码
为让文化传承更具时代活力,实践团精心打造了两组特色鲜明的IP形象。
其一以红军为灵感,主体采用灰蓝色军装,军装线条利落挺括,搭配领口红星徽章与腰间武装带,强化红军身份辨识度。形象身姿挺拔如松,头部微扬,眼神锐利明亮,嘴角带刚毅笑意,既显坚定信念,又透着蓬勃朝气。设计在还原历史元素的同时,巧妙运用圆润线条弱化生硬感,让革命精神的厚重与年轻化表达自然融合。同时,还设计了开心、愤怒等多款生动表情包,后续将添加入微信表情包库进行传播,也可以应用于胸扣、热缩挂件、玩偶等文创产品设计,让红色文化以更活泼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另一组IP形象以徽墨为灵感,在徽墨厂原有包装上进行二次设计。以沉静墨色为基底,巧妙融入灵动亮色点缀,赋予小女孩形象鲜活生命力。服饰纹样萃取徽墨山水画精髓,层叠晕染的山石云水与劲节分明的竹影交织,既显传统笔墨意趣,又添自然清新之气。发间点缀玉簪、流苏等古风发饰,随动作轻摇,与墨色衣衫相映成趣。整体造型在坚守徽墨文化底蕴的同时,以活泼配色与灵动细节打破沉闷,让古典韵味与少女灵动感达成巧妙平衡,传递出雅致又不失朝气的独特气质。
这些精心设计的IP形象,将成为连接厚重历史与鲜活当下的桥梁,助力红色精神与徽墨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富堨镇:青春力量绽芳华
实践团队长王媛同学在歙县担任富堨镇团委兼职副书记期间,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她在乡镇向村民发放防诈骗宣传单,助力提升村民防骗意识;还跟随计生办工作人员下乡,认真收集并整理相关材料。并于7月15日,跟随县团委参加市团委举办的大学生暑期实践启动仪式。
墨色深沉,积淀着千年智慧;星火不灭,昭示着永恒信仰。学子们相信,这份在墨香与红韵中淬炼出的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终将如不熄的星火,照亮守护与传承之路,让徽州古韵在新时代焕发熠熠光彩,让红色血脉在青山绿水间永远奔涌。在墨的幽深里,他们看见了星火;在星火的照耀下,他们读懂了墨魂。(文/王媛、金而立图/王媛初审/许航 复审/王震宇 终审/汪世义 发布/金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