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道】白山沃野植科慧,红馆薪传砺青锋,巢湖学院计算机学院学子赴庐江县白山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9浏览次数:115

为探寻乡村发展新路径、凝聚青年服务力量,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学子71日至7日赴庐江县白山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先开展慰问老党员的活动走访了张世炳、许章稳两位老党员,老人结合自身经历讲述艰苦岁月里的奋斗故事,那些“修水利、抢农时”的故事,让队员们切实体会到“红色精神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脚踏实地的行动中”。

之后,实践团联系了白山镇政府,与当地负责人围绕乡村振兴开展了座谈队员们了解到从水稻、玉米的种植规模到电商助农的探索,从生产环节依赖传统经验的短板到销售渠道精细化不足的困境,离不开科技支撑,离不开青年一辈的新思路、新视角。

实践团开展安全宣传。街道上,队员们手持防电诈、防溺水宣传册,以“十个凡是”“五个一律”为纲,结合“网上刷单皆陷阱”“高息理财多骗局”等案例拆解风险;同时系统讲解了防溺水的要点,通过实际行动帮助地方消防安全隐患。

之后队员与白山镇佰善社工取得联系,帮社工整理帮扶资料留守儿童开展安全引导同时还当地老年人群体演示手机防诈功能设置。

实践团来到白山镇养老服务中心。成员们考察了入住老人数量、医疗保健设施、每日膳食与文娱安排等。

随后成员们主动与老人围坐交谈,耐心倾听他们分享晨练、体检、邻里互动等生活日常;在交流间隙,大家主动拿起抹布、扫帚等工具,仔细擦拭活动室桌椅,清扫庭院落叶,切实为老人们改善活动环境。

为探寻科技新农的具体办法,实践队成员采访当地农户,深入田地考察队员们在实践中得知,白山镇主产水稻、玉米、大豆,传统模式仍占主流。在与农户的沟通中了解到基层传统农业的稳固根基的真实面貌,也透露出当地对新型发展方式的潜在需求

实践团最后一站来到了庐江县名人馆。成员们在周瑜、丁汝昌、孙立人等名人事迹中溯源文化根脉,通过观雕塑、文字和微视频等形式,系统了解从古代先贤到近代革命志士的历史故事,深切体会到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

本次白山镇的实践历程,让青年学子既触摸到乡村振兴的鲜活肌理,也读懂了土地对青春力量的真切期待——以专业所长回应发展所需,用奋斗姿态承接时代所托,让青春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持续涌动,向着更广阔的未来生长。(文/黄红蓝、韩君威 初审/许航 复审/王震宇 终审/汪世义 发布/金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