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 “AI赋能教学改革提质增效”公益直播培训通知

发布时间:2025-08-2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教师厅函〔2025〕13号)的具体要求,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堂在线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之际,以“AI点亮智慧课程,引领教育革新”为主题,面向我校教师开展“AI赋能教学改革提质增效”公益直播培训。

本次培训通过深入解析AI课程的建设模式与应用场景,探索AI赋能教学改革创新的可行路径与解决方案,助力教师掌握人机协同教学设计的方法论,推动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提升。

一、培训对象

教务处、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各系部主任、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学科负责人等;对智慧教学、人工智能等感兴趣的一线教师及相关人员等。

二、培训时间

模块一:多元案例分享(第一季)。8月22日-8月25日,四天,每晚19:00-20:00

模块二:教学设计实战(工作坊)。8月26日-8月29日,四天,每晚19:00-20:30

模块三:多元案例分享(第二季)。8月30日-9月2日,四天,每晚19:00-20:00

三、培训形式

“长江雨课堂”线上直播间

四、内容特色

16讲案例分享+2大课例拆解+2场带教演练三维模式培训共计20学时。

1.案例驱动革新:基于多维度的创新应用案例,引导教师结合自身课程特点和需求,选择AI应用方式,有效解决痛点问题,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与教学改革成效。

2.场景深度赋能:拆解课前、课中、课后三大场景,提供落地的建设方法与应用思路,助力快速升级已有课程为AI课程;提供AI问答精准化、智能学伴优化、高效课程检测及教学改革落地等实用方法。

3.形式生动创新:突破传统讲授模式,以嘉宾对谈、互动问答、云上工作坊等多元形式,提升培训实用性、互动性、趣味性。

五、日程安排、专家介绍详见附件

六、参与流程

1. 微信扫码加入活动班级

温馨提示:若扫码提示身份绑定,账号是工号,密码是chu工号后五位。

二维码有效期至2025年9月11日。邀请码(PE3UEQ)无时间限制,在“长江雨课堂”微信公众号中,输入班级邀请码即可加入。

 

3.观看直播。本次直播活动支持通过手机端和电脑网页端两种方式观看。

(1)通过手机端观看直播:微信搜索“长江雨课堂”小程序,点击进入,直播开始时,小程序页面上方有“你有1个课正在上课”的提醒,点击观看直播。

(2)通过电脑网页端观看直播:推荐使用Chrome、火狐等浏览器。在浏览器输入学校专属智慧教学平台网址chu.yuketang.cn,点击右上角选项登录进入课程页面后,“正在上课的课程”将出现在页面上方,点击可进入当前直播页面并可全屏观看。

3.回放指南。直播结束后,再次进入课程班级,可以看到课程回放入口。在专家允许下,课程支持回看。

4.问题咨询

如有相关问题,请学校长江雨课堂群咨询。

 

                                                       教务处 

             2025年820

                                                              


附件一:日程安排

模块一:多元案例分享(第一季)

8月22日-8月25日

时间

课程内容

主讲人

8月22日

(周五)

19:00-20:00

案例分享AI赋能教学评价与改革——以国际中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为例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教授)

案例分享】基于HAH模型的《线性代数》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

赵磊娜

(重庆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教授)

8月23日

(周六)

19:00-20:00

案例分享】从混合到智慧:管理沟通课程数字化转型的范式重构

白琳

(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

教务处副处长)

【案例分享】AI赋能:混合式教学的“智”变之路

胡素君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8月24日

(周日)

19:00-20:00

【案例分享】AI赋能“化工原理及实验”课程建设

张旭雪

(齐鲁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

案例分享】如何让AI助力植物学课程的教与学

项小燕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8月25日

(周一)

19:00-20:00

【案例分享】智慧赋能课程教学:从《房屋建筑学》出发的智慧教学模式创新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副教授)

案例分享AI赋能计科硬课,构建智慧教学新范式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模块二:教学设计实战(工作坊)

8月26日-29日

时间

课程内容

主讲人

8月26

(周

19:00-20:30

【课例拆解】

1)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以清华大学“工程制图基础”课程为例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副教授)

2)AI课程建设模式及准备工作

(学堂在线 培训师

8月27日

(周三)

19:00-20:30

【实操演练——快速建设AI课程】

PPT更简单,比微信更智能:零负担AI课程建设应用指南

1)课前AI备课增效:智能备课助手、自动出题

2)课中人机交互闭环:智能互动工具、AI讲伴

3)课后辅学减负提质:AI学伴答疑、智能报告

(学堂在线 培训师

 

吴文汇

(学堂在线 培训师

8月28日

(周四)

19:00-20:30

【实操演练——深度精进AI课程】

智慧质变:AI课程全面进化方法论

1) 高效构建课程专属知识库,提升课程应用专业度

2) 个性化指令库建设指南,应用案例及提示词模板分享

3) 一键出题丰富题库,智能批改高效评价

4)沉淀AI课程全环节运行数据,分析凝练教学改革方法

吴文汇

(学堂在线 培训师

 

(学堂在线 培训师

8月29日

(周五)

19:00-20:30

【智教研讨】

1)AI赋能课程教学的理念及具体措施

2)AI课程建设要点

朱桂萍

(清华大学电机系 教授)

 

吴文汇

(学堂在线 培训师

 

模块三:多元案例分享(第二季)

8月30日-9月2日

时间

课程内容

主讲人

8月30

(周

19:00-20:00

案例分AI赋能信号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

黄云志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

案例分享“AI+HI”赋能《有机化学》教学新范式的探索

沈增明

(上海交通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8月31

(周

19:00-20:00

【案例分享】AI驱动,卡牌激活:传感器课程三轨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杨健晟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授)

【案例分享】AI赋能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鱼海涛

(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 教授)

91

(周

19:00-20:00

【案例分享】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探索——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为例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

【案例分享】AI赋能双语课程的实践——基于国际经济合作的探索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

92日

(周

19:00-20:00

【案例分享】AI赋能助力信息学科概率统计课程

曾华琳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 讲师)

【案例分享】智见纳米——AI技术赋能《揭秘身边的纳米世界》教学创新与实践

万艳芬

(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教授)

*备注:活动安排以最终日程为准

附件2:授课专家介绍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1 项,出版著作 16 部,多次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主持 5 项教改项目及多门一流、精品、AI 课程建设,屡获教学成果奖,同时担任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及学术带头人。

赵磊娜: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委员、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持重庆市一流课程《线性代数》《高等代数》及首批“人工智能 +” 重点课程。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 18 项、校级 30 余项,指导教师获全国二等奖 2 项、重庆一等奖 14 项

白琳: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安徽省线上教学名师,省级研究生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2019年和2023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4年获全国第一批智慧课程“最佳案例”(文科组第一名)。

胡素君: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系副教授,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负责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计算机通信与网络”、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主讲教师。首批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负责人。曾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张旭雪齐鲁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建设“化工原理及实验”省级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山东化学教指委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参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横向项目多项。

项小燕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拓金计划”示范课程、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项目负责人。获安徽省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第1名);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省教坛新秀等称号。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房屋建筑学》课程负责人,该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副高组三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赛区新工科副高组一等奖,第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获广西高等教育(本科)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广西高等教育(研究生)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三级教授,宝钢优秀教师奖。教授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一)课程获批国家级混合式一流课程,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

  鹏: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主要讲授机械制图等本科生学科基础课,曾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理工科组一等奖、清华大学第八届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朱桂萍: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清华大学数学基础教学中心主任。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以第一、第二作者身份完成教材或教辅用书4部。还曾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黄云志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所授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获评第二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安徽省教学名师,主持省级重大和重点教学研究项目4项,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项,主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智慧课堂试点项目1项,参编教材4本,其中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教材各1本,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

沈增明上海交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荣获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荣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系列“卓越教授”奖;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获上海市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特等奖”。主讲的《有机化学》课程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上海交通大学 “教书育人”个人二等奖和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杨健晟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高校金师。第四届全国教创赛新工科副高组二等奖,第六届全国青教赛工科组二等奖。主持省级金课1门,省级教改1项,主编“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发表自然指数等SCI 近30篇。

鱼海涛西安科技大学教授、教学名师,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主持建设陕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目前主持建设2门校级AI+数智课程。获陕西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王靖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教务处处长助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年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等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等6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等科研奖励4项,主持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邓铭云南大学教授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教学学术创新”奖全国性教学大赛国赛评委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教学名师”云南省高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师云南大学A级课程主讲教师

曾华琳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讲师,人工智能专业教师,主持2023年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概率统计A》,主持福建省精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22-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获奖教师,第四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概率统计A》。

万艳芬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授。宝钢优秀教师。所建通识教育课《揭秘身边的纳米世界》,被评定为教育部世界慕课联盟全球融合式课堂、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课程资源”、2025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2024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云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省级一流课程、云南省高校跨校选课示范课程、云南大学AI智慧课程、优秀课程和优质示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