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着力“五个下功夫”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实效

发布时间:2020-12-16浏览次数:1907

近年来,巢湖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发挥人才作用,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顶层设计,在完善人才工作制度上下功夫。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制度建设,强化工作保障。先后制定修订《巢湖学院人才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巢湖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实施办法》《巢湖学院汤山学者选聘管理办法》等人才工作制度。2020年出台《巢湖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目标任务考核暂行办法》《中共巢湖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稳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制度,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二级学院引进人才实施目标管理和奖惩制度,落实引才主体责任。

坚持上下联动,在构建人才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坚持党管人才,校党委强化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校领导落实党管人才责任,推动所联系学院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学校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问题,推进人才引进工作。校人才办实行“周调度”工作机制,加强互动联系,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对二级学院引进人才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做好对接和服务,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流程图,明确人才引进工作程序和责任落实,提升人才引进工作效率。各二级学院实行人才引进院长负责制,及时组织应聘人才考核,学校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讨论。

拓宽引才渠道,在加大引才力度上下功夫。学校积极对接联系省内外知名高校就业部门,及时掌握各校博士毕业生情况,精准做好引才推介宣传工作。组队参加博士专场招聘会,广泛联系,主动出击,加强对学校引才政策的宣传介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在引智”的理念,采取平台引才、项目引才、合作引才等多种引才形式,采取兼职、全职聘用等多种方式,灵活引进各类人才,建立和完善柔性引才机制。近三年,学校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引进外籍博士和海归博士各1名,从东部“双一流”高校和工程类高校各引进1名学科带头人和具备行业背景经历的应用型高水平人才。

加强多方联系,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学校建立一站式、跟踪式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服务人才的质量,做好人才的全方位服务工作。人才办和各学院设立引进人才专员,负责引进人才对接工作,精准做好人才引进服务。积极对接联系地方政府,召开专项人才工作推进会,全力争取地方人才政策支持。积极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的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有关问题。取得地方支持,为青年教师提供公租房,有效缓解学校各类人才和青年教师住房困难。建立校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校领导通过电话、座谈等方式,了解引进人才工作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加强思想联系、感情交流,增强引进人才归属感。

搭建育人平台,在人才作用发挥上下功夫。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力度,强化服务地方工作,促进引进人才教科研作用发挥,取得明显成效。近五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二类以上期刊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一类期刊25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批12项国家级、省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结项或在研的横向课题项目达到10项以上。其中,化材学院徐小勇教授申报获批安徽省教育厅工业陶瓷工程技术中心,与企业合作的陶瓷缸套产品技术攻关获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三等奖,高玉荣教授获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等3项省级重点项目,尹艳君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李川博士近期在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Elsevier出版英文专著;工商学院朱礼龙教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并牵头申报获批省级教学团队。机械学院王可胜教授主持2项二类横向课题项目并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文/赵洁、陶诗龙 审/陈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