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梳理总结巢湖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的特色亮点,7月2日至7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教师张秀娟的带领下,实践团先后走访社区、学校、政府部门等单位,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总结实践经验,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新动能。
聚焦基层点:社区治理与融合实践调研
实践团深入洗耳池社区和北大街社区展开调研。在洗耳池社区,实践团考察了该社区以“洗耳恭听”党建品牌为引领的工作模式。社区依托“同心会客厅”平台,整合律师、医护等专业力量,常态化开展面向各族群众的“法律护航”知识讲座、纠纷调解及“健康义诊”等惠民服务。在北大街社区“同心驿站”,实践团参观了“茂林乡音讲堂”及特色展馆,了解驿站活动开展情况。在与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的座谈会上,社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社区铸牢工作经验,九三学社社员杨茂林深入阐述了巢湖红色历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作“皖江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宣讲。此外,实践团走访了北大街社区内一家经营多年的兰州拉面馆,与店主交流民族团结的基层实践。店主以日常拉面制作为喻,说到“面粉、水、调料融合在一起才能味道鲜美,就像各族群众互相帮助、真心对待,日子才能越过越好”,这个朴素的比喻,正是社区日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民族团结根基的生动写照。
贯穿工作线:部门管理与服务保障调研
实践团对巢湖市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系列调研。在市委统战部,实践团通过座谈系统了解了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整体情况,包括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效、深化文化认同、落实民族政策、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等方面。在团市委,实践团了解到其通过搭建平台、开展主题活动、打造特色项目等方式,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在市教体局,实践团深入了解了教育系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举措;在世纪新都小学,“皖疆云队课”负责人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学校实施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践团了解到该局在市场监管中兼顾民族文化差异并推行柔性执法,同时与市委统战部建立协调机制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市城市管理局向实践团介绍,其在日常执法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商户经营习惯,在公共服务中兼顾各族群众需求,引导各族群众共同遵守城市秩序、维护公共利益。
构建认同面:文化传承与工作成效调研
实践团还实地参观了巢湖市委统一战线主题公园。该公园以百年统战史料展区为核心载体,系统呈现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的民族团结奋斗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教育阵地。学生讲解员细致解读“统一战线,同心向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深刻内涵,并描述介绍革命时期各族群众共同奋斗、建设时期投身国家发展、新时代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场景。实践团成员听取讲解并就相关主题进行交流。此外,实践团在巢湖市万达广场、洗耳池公园、伴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电子问卷调查,广泛收集市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服务平台建设、主题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巢湖市进一步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实践团深入了解掌握了巢湖市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面的鲜活经验与创新做法,收集了宝贵的基层实践案例。下一步,实践团将系统梳理调研资料,总结提炼工作经验与特色做法,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巢湖市乃至更广泛地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有益参考,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向纵深发展。(文、图/张秀娟 初审/石庆海 终审/杨芳 发布/丁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