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6浏览次数:11
【铸牢共同体意识 培根铸魂育新人】——过教授紧扣“为何要铸牢”“铸牢什么”“如何铸牢”三大核心,作“理论+实践”的“思政大课”。 解疑惑明方向 理论实践结合 针对“为何要铸牢?”,过教授结合中外现实案例,阐明这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强调思政教师需先学深悟,引导学生从多维逻辑中厚植“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关于“铸牢什么?”,她强调这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并分享“小切口讲大道理”“身边事释共同体”等教学法,助力思政教师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学生可感内容。 压实责任链条 推动课堂实效 曹勇在动员中要求参学教师以培训为起点,做到知行合一促落地,守正创新强担当。他指出,此次培训是校地统战联盟发挥作用,协同“双向赋能”之举,是民族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一步,寄语教师既要当“经师”更要作“人师”,做“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的播种者,培养“知团结、懂团结、促团结”的时代新人。 “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用方法!”参学教师们表示,将把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课堂,用“润物无声”的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