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巢湖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9-10-11浏览次数:471

70年风雷激荡,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70年大河奔流,涵养了伟大祖国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汤山青年踏着红色的脚印不断前行!

2019年,巢湖学院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契机,紧密结合社会关注、地方需求、学校发展和专业特色,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历史成就观察、精准脱贫攻坚等8个方面,结合“校地共建环巢湖‘一院一镇一品’志愿服务行动”安排,精心组织了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9年,我校组建国家级重点团队5支,省级重点团队2支,校院级实践团队百余支,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厂矿企业,开展100余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切身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成就与变革,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

强化思想引领 塑造时代新人

理论宣讲普及团深入安徽等地农村乡镇、厂矿社区,结合区域特征及受众特点,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七五”普法规划等主题,广泛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交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对国家惠民政策宣传普及。

喜迎七十周年 感受祖国巨变

组建国家级实践团队“青年观察家”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项调研团、“辉煌中国70载红色基因代代传”等团队,按照团中央“青年大学习”行动专项计划要求,通过实践团队的调研走访跟踪报道,生动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青年学子在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中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 续写汤山情怀

大学生教育关爱服务团队(含国家级、省级各1支),依托“汤山爱心学校”“七彩课堂”“蚂蚁助学”等品牌项目,选拔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技能过硬的优秀学生担任支教教师,分赴和县、庐江县、肥东县、巢湖市区等环巢湖区域乡村、社区街道和学校对口扶贫点霍邱大墩村,为留守儿童及务工者子女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护、素质拓展等形式的爱心实践活动,同时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养生讲堂、亲情陪护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

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专项行动团,分赴金寨、合肥等地开展活动,深入金寨革命老区、金寨博物馆、三将军故居等地,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峥嵘岁月,热血青春助力红色传承。

弘扬优秀文化 绽放时代魅力

文化艺术宣传服务团分赴散兵镇、栏杆镇、肥东县牌坊乡镇为村民们奉献精彩的惠民展演。大学生文化艺术服务团赴巢湖栏杆集镇开展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活动,受到了《人民日报》报道。手绘乡村名片服务团赴散兵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进行墙绘活动。其他文化艺术服务团结合专业学习开展地方戏曲、民俗文化挖掘工作,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并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选择不同题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撰写调研报告,进行全面详实的分析研究。

强化骨干培养 磨砺意志品格

集中组织学生骨干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进行挂职锻炼、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骨干在实践中更好地成长成才。学校组织45名学生骨干赴巢湖市、和县、庐江县、安巢经开区等机关单位、乡镇街道开展40天挂职锻炼活动。

注重品牌推广 传递汤青好声音

巢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部分媒体报道共计845篇,中青网推送我校“三下乡”优秀作品报道93篇,发稿量位列全国第50名,全省第4名。尤其是6月29日,《人民日报》对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文化艺术服务团赴栏杆镇文艺汇演进行了专项报道,同时新华网、新浪网、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都对我校社会实践活动有所报道。

提炼成果 挖掘亮点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感知时代脉搏,体察社会动态的重要窗口;是展现学子风采,弘扬才智能力的舞台;是领悟人生百态,体验学思践悟的契机。为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发掘亮点,推动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规范化、体系化,学校举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考评交流会等活动,并整理汇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组织申报省级及以上优秀调研报告、优秀个人、优秀团队、优秀组织奖等。

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巢湖学院大学生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激励、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坚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理想信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勇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王巍 图/陈超奇、杨会虎整理 审/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