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加强实验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秩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二、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包括:
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教学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与该课程的目的一致,实验教学要吸收科技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优化内容和结构,注意各课程实验之间的衔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以创新性和自主实验内容为主。
四、各专业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建立科学、先进的实验课程体系,在体现各课程实验与课程的结合的同时,要兼顾各门课程实验之间的关系,实验与实训教学的结合。
五、实验教学计划是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应按照专业培养计划中应对实验课程的设置,学时分配、教学进程等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安排,以便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安排。
六、凡培养计划设置的课程实验,都必须制定可行的、先进的、科学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要本着整体优化的原则,体现学生培养的特点。
七、对实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如下:
1、本课程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本课程实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实验项目选定的原则。
3、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
4、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技术的培养要求。
5、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比例。
6、实验教学的模式。
7、各实验项目的名称、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研究型等)、目的、要求、学时以及所需要的仪器设备。
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或本专业多门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实验及测试方法较复杂,学生需要较强的综合分析和知识应用能力。
设计性实验:对实验仅提出设计题目和技术要求,由学生自己拟定实验方案,预先完成实验预习设计报告,经实验指导人员审核批准进行实验。设计型实验要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较长设计准备阶段,学生需要较强的独立设计和分析能力。设计型实验在学生已经掌握该课程基础知识以后开设。
研究型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选择科研课题的形式,学生独立或与教师一起进行课题研究,有科技论文、或发明专利、或成果鉴定、或推广应用。
演示实验:实验主要由指导教师完成,学生仅做一些如记录实验数据等辅助工作。
八、实验课必须要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应尽量选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优秀教材,或国外先进的实验教材。鼓励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编写有特色、适合学生培养目标的高水平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九、实验室主任根据本学期实验教学任务,统筹安排将各门课程的实验具体到每个室和每个实验教师。
十、实验室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提前做好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保证实验课正常进行。
十一、从事实验课教学的理论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完成实验教学工作,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十二、理论教师应参加所承担课程的实验课的教学和指导。
十三、从事实验课教学的理论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课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讲授、指导、检查数据、批改实验报告、答疑等环节工作,做好对学生的考勤记录。
十四、学生上实验课前要做好预习,按时上课,不得迟到、早退或缺课,应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教师,服从安排,自觉维护实验教学秩序。
十五、学生要独立完成实验的内容,认真做好实验记录,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不得弄虚做假和抄袭。
十六、实验课程建设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立足于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
十七、实验内容应突出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改变实验仅仅是验证知识的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索获取新的知识。
十八、要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管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检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十九、各实验室要严格仪器设备管理,确保完好,严格经费管理,合理开支,杜绝浪费,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进行。要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改革创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二十、各实验室要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做好实验教学信息和档案管理工作,上报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