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承载希望 锻炼成长

发布时间:2021-08-31浏览次数:463

为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成长、助推乡村教育发展,2021年7月15日至7月25日,巢湖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携以星星之火,助燃乡村教育”“薪火”支教团队,在指导老师周玉的带领下开展为期十天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支教团队长的黄正,他在整体上负责统筹、协调、监督队内工作,时刻把握活动整体的开展的情况。主要是对外与学校老师汇报活动开展情况,与村中干部交流协商处理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家长介绍活动细节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内协调队员们的日常教学,每晚召开总结会议,关心大家的生活点滴,促进形成和睦健康的队内氛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他还负责对活动照片、视频的拍摄剪辑及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

让语文课堂有效又有趣

语文老师汪雅对本次支教教学内容安排主要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延伸一些有趣的、在课堂上较少提到的内容。在课堂上做一些小游戏、提出一些小问题提高学生注意力。同时又把握一节课的有效内容,为学生上一节有价值的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语文可以说是最贴近生活的一个科目,带领学生联系生活,把难懂的问题简单化。把知识和学生们喜欢的东西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愿意学直到爱上学,让语文课堂有效又有趣。除此之外,她还会带领学生学习各种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童心向党。

打开数学世界的大门

数学老师陈雨欣在支教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安排,学生们不止复习了旧知识,还学习到了新知识,也更加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老师每次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错误点也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知晓到自己问题。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且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能更好的将学生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同时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使学生学得更主动。

在去往庙岗乡童坛村的自愿支教活动中数学老师张静静第一节课开展了一节趣味数学课,在数学课上孩子们由之前对数学的的畏惧变成了现在对数学的期待。趣味数学为接下来的数学教学开启了一个很好的开始,打开了孩子们对数学世界认知的大门。在数学课上孩子们会专心致志的听课。在接下来的数学教学中,针对接受知识能力弱的孩子张静静开始手把手教学,只为让每个孩子能听懂数学课上的内容。在下课时张静静会和孩子们一起玩耍,陪孩子们谈心,只为让孩子们放松心情拥抱美好生活每一天。

趣味英语寓教于乐

英语老师陈燕以英语启蒙为主,考虑到孩子们接触到正式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她给同学们准备的是一些贴近生活的简单英语单词的拼写。英语老师陈燕通过讲述英文故事、领唱英文歌曲等有趣的方式向他们传授知识,同时和其他队员沟通商量,进行课程创新,将枯燥的学习方式以一种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授,多样的教学活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课堂上,英语老师陈燕试图打开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渐渐地,同学们也发生了转变,由畏惧到自信,从厌恶英语到喜欢英语。

有趣科普,促进成长

本次科普课主要是以传播法律知识为主,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科普老师吴家龙通过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观看普法宣传视频为同学们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中的法条,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区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区别,告诉他们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点,将生活中可以触碰到的法律条文,尤其是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方式方法,用小视频、小故事的方式进行宣传普及,增强孩子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此外,还进行了夏季防溺水、防范电信诈骗等应急安全教育,以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促进青少年平安生活、健康成长。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体育老师秦国荣在中国传统武术五步拳课程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教学过程中运用示范、启发、游戏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们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养成勇于挑战、团结友爱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具备终身体育能力,为祖国建设体育强国之路献一份力。

认识美,培养美

美术老师邹梦珍以线描画为主,通过《喜怒哀乐》、《叶子上的小血管》等课程,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探究其形状和纹理,感受叶脉纹感的奇特。再充分发挥个自的想象力,运用点、线、面的技法动手绘画。带领同学们体验千变万化的线条,培养学生观察力、描写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保持学生的天真淳朴和极富有想象力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能力,使其通过绘画表现个人意欲和情感。开展以“童心向党敬致百年”的主题画,使学生们用美丽的画卷抒发爱党之情,课程上学生们体验到了自由表达和创造的绘画快乐,本课旨在激发孩子们爱国、爱党的热情,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美术老师张家佳通过主题教学的形式,每节课设立一个有趣的主题,发动学生们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画面。结合学生们的喜好,制定了关于卡通动漫,水粉,爱国主题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孩子们画画兴趣的同时,结合红色爱国元素,在创作中感受中国红色精神。卡通动漫课上,教给学生们观察与想象能力,观察生活中平常的物品,发动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成为卡通形象。

童心筑成音乐梦

1986年,群星为公益而唱,呼应世界和平年的主题;2021年,孩童为大爱而歌,祈愿祖国以至世界安宁。35年过去,《明天会更好》依旧是每个人的心声,不论地域、不论种族。音乐课上,音乐老师史阳先是进行歌曲背景介绍,将学生们带入那个作曲的年代;紧接着是歌曲的鉴赏,重温前辈们温和而又高亢的心境;最后学生们伴着琴音用稚气的歌声将这份朴实而又真切的心愿毫无保留地传达,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让我们期待着明天会更好!

在为期10天支教的历程,将在志愿者们的暑假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支教期间“薪火”支教团的志愿者们积极地开展趣味课堂、文化传承的教育活动,秉承“守育人初心”践行支教之路。一直以来,可以说志愿者们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面对种种挑战,他们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有辛苦地付出,就有幸福地收获,志愿者们感受着支教赋予着生命的精彩。(文、图/汪雅、张家佳 审/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