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乾隆,男,汉族,1999年5月生,中共党员,经济与法学学院2018级金融工程专业1班学生。大学期间担任班级体育委员、2020-2021年巢湖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主席。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020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团体三等奖、“安徽技术杯”第四届安徽省大学生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二等奖、“十佳学风创优之星”称号等奖项。在2022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成功考入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
在线上联系后,我跟学长约好在博学楼见面。初次见到学长是在一个天气很晴朗的下午,阳光正好,微风拂过。因为突然有工作耽误了一点时间,学长赶过来的时候显得很匆忙。第一眼看到学长我就记住了他满含笑意的双眼,十分亲切。在采访过程中,学长认真回答,从不同方面入手,分条阐释,让人很自然地能够感受到这个少年身上的认真严谨。
心怀热忱 全力以赴
看着许乾隆学长从大一到大四的资料,多年在学生会工作并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经历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学长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呢?”他认真思考了一会回答:“提前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上要仔细盘查好各项工作,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习上认真完成课程任务,不拖延。”他的气质就像别人对他的评价一样:稳重。他说:“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学会高效率做事解决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关键。我会在每周开始前想好这一周需要完成的事情,大致在脑海中有个规划。然后具体到每一天,每天晚上回想今天完成了哪些任务,明天要继续做什么事情,自己在心里排个序,这样以后做事情就会清晰明了,时间上也不会发生冲突。”校园生活多姿多彩,这些经验也为他的大学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
在工作上,他表现出色,大一的时候,他就被身边的人评为:办公室最稳的男人。在学习上,他也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带着憧憬与向往,许乾隆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说:“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还保持着高中的学习状态。后来发现这样做太死板,渐渐在一些小事上调整过来,没有刻意要求过什么,很多改变都是潜移默化的。比如每次上课都带头坐在第一排,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期末考试也是一个小组在一起复习,每个人整理一些知识点然后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资料库,建立起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许乾隆都以认真做事,热心帮助同学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全力以赴地完成每一件事,温柔且坚定地走好每一步。他的心中充满热忱和希望,纵使前路未知也依旧会坚定地奔赴属于自己的山海。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乾隆不仅在工作和学习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也积极参加各项竞赛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正如他所言:“理论的吸纳引导终归有限,实践的体验与锻炼才能真正的检验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在社会活动中,他虚心请教,用心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发展各类兴趣爱好,踊跃参加学科竞赛,力图在不同的领域得到锻炼,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服务社会做准备。少年胸中存丘壑,用一腔赤诚将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
目标就像一颗种子埋在许乾隆的内心深处,一直以行动灌溉滋养。他说:“一开始我就有考研的想法,想圆一下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实现当初的誓言,同时也希望能够继续学习知识,从事这个专业方面的研究。”大三下学期之后就一直在备考阶段,那个时候的生活模式就是重复学习。当谈到备考时有没有特别困难的阶段,他立马回答了一句:“有,在大四报名那个时期。当时做了各种试卷都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感觉很沮丧。而且考研不同关于高考,自己要安排好很多事情,包括学科复习和生活起居。”说到解压方法时,他嘿嘿一笑,然后说出了“独门秘诀”就是“洗衣服”。我有些惊讶,他解释道:“洗衣服可以把负面情绪全部用手搓出去,这也能释放压力。除此之外我也会通过运动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总之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放松一下。”
贤师良友在其侧,理想抱负怀于心,又有什么困难无法克服呢?在交谈中,许乾隆学长也向我分享了考研历程中对他有很大帮助的人们。第一位就是他的表哥。“因为我的表哥跟我学习的是同一个方向,他去年也上岸成功了,所以今年他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尤其是数学和专业课方面,每次聊天基本都是两个小时左右,包括我复试的时候也跟我分享了各种注意事项。辅导员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平时会关心我的学习情况,告诉我要劳逸结合,也会帮我缓解心理压力。还有一起奋战的同学,有时候学累了看看大家又有了动力继续投入到学习中。”在高度紧张的备考阶段,他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我记得当时我们暑假留校备考的时候,我们院团总支书记给每个人买了一杯奶茶。其次学院也考虑到了学生备考时间紧张,替我们节省出来很多时间。还有学校给我们免费分发了文具,也给考研学生提供了餐券。”这些简单的小事,给考研学子带来了温暖。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抱负的路上很辛苦,但是身旁依然有可以依靠的港湾。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时光匆匆流逝,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考试越接近内心就愈发平静,每一天都在自己的规划中忙碌。考完所有考试的那一刻对考研学生来说都是解放性的一刻,结束了紧张的备考生活终于能够好好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许乾隆说:“考完之后仔细想了想自己的成绩,越想越不对劲。我都已经做好了考选调生的打算了。但真正看到自己成绩的那一刻又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后来看到身边人分数都很高,心里又有些摸不准。”有时候最难熬的不是如何克服困难,而是做完一切之后等待结果的过程。
许乾隆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考研的历程:尽人事,听天命。人能做到的就是认真完成自己的事情,剩下的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考试时也有人没有顶住压力,有的考完上午的考试,下午就不再来了。他说:“看到有人放弃还是挺替他们惋惜的,既然选择了考研说什么也要坚持下去。”考研结束后许乾隆就已经考虑到了各种情况,假如没有上岸也做好了去考选调生和二战的准备。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结果没有辜负努力奔跑的孩子,他的名字终于出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
人就好比一颗树,越是在光明的高处蓬勃生长,他的根系就越是深深地伸入土里黑暗的深处,吸收养料。如今看到的许乾隆神采飞扬,但我知道在看不到的地方这个少年一定默默奋斗,付出了很多努力。大学四年是学生由象牙塔步入到社会的转型阶段,是锤炼各项技能的黄金时光。他说:“大学时光过得飞快,我也学到了很多。学习上我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更加充盈;工作上我提高了自己做事情的效率,树立了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实践上我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参加各类比赛感悟到团结协作的精神。”表面的风光一定离不开背后长久的积累,少年在时间长河中得到成长,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
立足今日 展望未来
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人群,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在巢湖学院,许乾隆获得了精神世界的富足,也收获了很多良师益友。毕业季总是充满不舍与留恋,不会有人永远是大学生,但永远有人处于大学阶段。许乾隆在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中说道:“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有规划地做事,不要盲目努力。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有责任心,但最重要的还是以学习为第一位。”青年人即使身处黑暗,也要有提灯砥砺前行的勇气与志气。
支撑少年走下去,是心底执着的信念。我惊讶于许乾隆学长强大的执行力和严谨负责的态度,正如其他人对他的评价:“为人低调有亲和力,在什么领域都特别出众。乍一看很高冷,实际上长时间相处以后就会发现他是个特别全能的人,只要有问题问他,无论是学科竞赛还是工作上的问题他都会尽心尽力地解答。”忙碌的学生工作并没有成为他学习路上的阻碍,反而帮助他养成了提前制定计划的良好习惯,开拓了他的人际交往圈。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快要结束了,他用出色的表现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圆满地画上了句号。但是大学结束了,锐意进取的脚步并没不会因此而停滞。上岸后,他依旧会继续学习知识,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来开启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求索;生逢盛世,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少年当有所作为!
古人有言:“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我们所寻觅的未来可能是泥泞小路,可能被繁花所掩盖,但只要信念坚定,就不惧一切艰难险阻!
采访手记:少年心怀理想有担当,无惧岁月悠长。尽管奔赴理想的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但心怀热忱地为理想拼搏努力,足以踏过荆棘坎坷。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地感受到许乾隆学长的个人魅力,在谈话里我也学会了很多,好几次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也在很认真地传授经验,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每天都能够见到的邻家大哥哥,我相信学长能够怀揣热忱,认真坚定地奔赴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文/宋孟娟 图/受访者提供 审/陈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