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风采】铅刀有干将之志 萤烛希日月之光——记旅游管理学院优秀学子毕翔

发布时间:2022-06-30浏览次数:1067

毕翔,男,2000年10月出生,酒店管理专业18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英语四级(534分),获得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证书、全国普通话考试乙等证书,Duolingo英语测试(DET)95分,曾获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级优秀奖。在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考入郑州大学世界史专业。

因为特殊原因,此次采访只能在线上形式进行。电话接通后,学长非常温和,对于此次采访他显得有些意外、有些害羞,他说他之前看学校报道的优秀考研学子大都荣誉颇多,而自己却经历平平,其实算不得“优秀学子”……言辞朴实,为人谦逊,是学长给我的第一印象。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对于毕翔学长选择跨专业考研世界史,我其实是充满疑问的。究其原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在当初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就已经深深影响了他。

在进入大学前,他对大学的学习就有了一番基本的规划,他认为应该围绕志趣来制定长期目标,用理性的思考来制定每一个阶段性目标,无论学习哪个专业,“学习”这件事都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专业内,而应该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多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所学。长期目标是在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在持续努力和一点点的修正中,经慎重考虑逐渐具体起来的;短期目标则是围绕长期目标展开,因此规划短期目标是以理性的态度将长远计划拆分,逐渐达到最终目标。

毕翔学长进入巢湖学院之后就读酒店管理专业,对此他说道:“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中学时期,毕翔学长就特别喜欢读历史,当初高考填专业的时候也填过某个学校的历史专业,但因为总分差了一点,最终与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此次跨考并被郑州大学世界史专业录取,也算是功德圆满,圆了他心中的历史情结吧!酒店管理专业当初也是他的目标专业之一,因为这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将来或许也可以就业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品牌酒店,也算某种意义上的行万里路了吧!

回首大学期间的学习,毕翔学长颇有感受:“专业本身的理论知识一定要学好,此外还要去领悟专业本身所包含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实际上所谓的专业知识绝不是单一的,它远比你想象和想学的丰富,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广泛涉猎相关相邻学科知识。”学长说,以我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我们不仅要学习服务礼仪知识,也要学习诸如财务、历史、民俗文化、法律等等方面的知识,更要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

的确,所谓的“专业学习”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个人的学习成长与知识积累、拓宽的“轨迹”一样,应该是多元的、交叉的,要在结合自己的禀赋、兴趣、经验等的基础上再耦合,再发展。翻阅毕翔学长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他在专业实践期间参观一些酒店、度假区、风景区时所发的朋友圈,许多内容也结合着当地的民俗文化与历史传承,让人不禁感慨于他在酒店管理专业学习中能积极融汇历史、传统文化的开阔视野。而对于他由酒店管理专业而成功跨考世界史专业,既意外,也是情理之中!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对于考上研究生这件事,毕翔学长微笑坦言,他大学期间专业课成绩一直中等偏上,学不过班里的女学霸,但在专业的课程学习中,他一直按部就班,多方搜集调查资料,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雅思听说、酒吧与酒水管理、礼宾与礼仪等专干课程中都取得了90分以上的成绩。学有所专,这或许是他能跨考成功的另一原因吧。

大学期间,毕翔学长特别注重研学走访。大一大二期间都曾和同学组队一起前往巢湖、庐江、合肥等地,调研当地的旅游景点、特色酒店,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及酒店的经营特色、经营文化。此外,他也积极参与公益类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大一暑假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并荣获了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因为选择的是跨专业考研,他自觉地利用各种方法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早在大二和大三时,他就自学了袁明老师和刘德斌老师的《国际关系史》教材,并做了详细的笔记。课余时间,他非常喜欢前往图书馆借阅一些历史学专著和学术期刊,进一步积累自己的历史学专业知识。谈到所阅读过的论著,他如数家珍,并向我推荐了印象最深刻几本书,如诺曼·里奇的《大国外交》、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H·E·卡尔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等,为了进一步开拓视野,他还订阅了一些学术期刊,如《历史研究》《史学月刊》《世界历史》等。每每从这些专著、期刊、杂志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论文,他都会详细地做摘录和笔记,并定期整理。通过广泛的阅读,他逐渐开阔了自己的学术视野,领悟了“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的真谛。比如他通过读史了解到在同一历史时期内,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面对相同的、不同的问题时所诞生出的“相同答案”或“不相同答案”。而这些“答案”何以形成,如何影响着彼此?凡此种种,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启迪着他去思考,他也乐在其中,怡然自得。我由衷地感受到历史学之于他的意义,既是求知路上的精神食粮,也是人生前行途中的指路灯引。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回忆自己的考研经历,“坚持到底”是毕翔学长最大的感受。考研那段时间,起先,他每天都坚持早起,去图书馆抢位置,虽然图书馆的自习氛围更好,但为了一个座位,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还是有些得不偿失。于是他选择了去教学楼的顶楼教室自习,因为那里很少人去,可以让他心无旁骛地学习。而今,回想那段生活,每天起早贪黑,虽然艰苦,但却很有意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考研是一场考验大家生理和心理的持久战。在考研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学习疲劳而心情不好。毕翔学长说:“考研,会有压力,会有松懈,但是不要忘了初心,既然我们学了这么多,付出这么多,半途而废太可惜了”!毕翔学长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过分用力”,考研也是一场长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心理方面同样重要,困难的时候,你需要不断重申你选择考研的初衷。在考研的过程中,他也曾面临过各种各样的情况,也曾感到困惑和不解。然而,自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他就一直没有放弃过。“确保自己每天都能完成常规的事情,不需要刻意要去给自己增加什么任务和难度,坚持到底,你就成功了!”

采访中,毕翔学长提起他的考研心路历程,多次提起有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他说,在决定攻读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我们必须考虑为什么选择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必须考虑自己是否能够适应日复一日地泡在图书馆、自习室,过着看似简单而枯燥又重复的生活?我们自己应该如何去选择专业和院校?面对考研,我们怎么样才能坚持下去?……如果我们清楚地思考这一切,我们就能坚定地走这条路。

考研的过程并不容易,他也曾出现过备考瓶颈的时候,但每当看到晚上10点的自习室里还有“战友”在那里背书,在不断努力拼搏的时候,他心里那股不甘落后的劲儿重新燃烧起来,于是他迅速调整好状态,重新投入到每天的学习中,最终考研上岸除了拿到通知书的喜悦,还有一种和命运“较劲”的快感。

采访手记:“物力艰难,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时。”毕翔学长是一个普通却又不简单的人——他很清楚自己要往哪里去,对于未来,他有着明确的规划。即便一路走来默默无闻,好似精彩无多,但他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行。他的目标关乎踏实、沉稳,他的努力彰显了“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努力和坚持是我们成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终将到达理想的彼岸。时至今日,新的一届学长学姐们已经在为2023年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努力着,我不禁从心里默默祝福:今朝灯火阑珊处,何忧无友,他年折桂古蟾宫,必定有君!(文/裴文洋、黄维兵 图/受访者提供 审/董金山、陈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