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专题】青春献礼 知识传递 —— 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染槐香 星火传薪”实践团赴槐林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3浏览次数:15

7月6日至7月12日,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染槐香,星火传薪”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趣味实验、手绘漆扇、扎染布料等方式,为当地乡村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用青春行动为乡村儿童教育注入活力,以实际行动书写助力乡村发展的青春答卷。

化学探奇趣,科学燃兴趣

为了激发当地儿童对化学的兴趣,实践团精心策划了一场“化学盛宴”。通过“彩虹桥”“色素遇上盐”等简单易懂的趣味化学实验,呈现了透明液体变得五彩斑斓、纸巾上“彩虹”相连的奇妙现象。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亲手操作,观察化学反应,体验科学的魅力。

实验过程中,志愿者们还结合具体现象,向小朋友们介绍实验器材,普及基础化学知识,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活动的尾声,小朋友们与志愿者围坐一起,合影留念,录制互动视频,记录下他们传播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漆扇绘童趣,古韵润童心

实践团成员化身为“漆艺小导师”,带领当地儿童开启了一段漆扇文化之旅。他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漆扇的历史和文化,从明清文人的雅趣之物,到福州脱胎漆艺与扇面的匠心传承,让孩子们在故事中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小朋友们在拿到漆扇制作材料后,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将素净的竹扇变为充满创意的艺术品。当孩子们手持自己亲手制作的漆扇与志愿者合影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笑容与扇面画趣相映成趣。


扎染染童真,蓝白映童心

扎染活动同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实践团成员通过生动的故事,从扎染的起源讲到现代应用,手把手教孩子们折叠布料、系结绳线,并解释扎染的原理。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了耐心与协作,让这门古老技艺在欢声笑语中传承下去。

化材学院依托环巢湖“一院一镇一品”大学生社会服务行动提升计划,学生志愿者长期赴槐林镇各中小学及“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多彩实验 探索‘童’行”系列活动,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投身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文/杨谢超 图/实践团提供 初审/陆京京 复审/王巍 终审/孙玮 发布/崔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