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高质量建设,10月22日下午,巢湖学院党委书记周峰,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莉,党委副书记宋立敏,党委委员、副校长丁俊苗赴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思政课建设情况,并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贾绍俊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课程组全体教师参会。

备课会上,任课教师魏光启围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进行主讲,从教学重难点、案例选取、方法运用、环节设置及理论前沿等方面作了系统分享。与会教师就理论阐释、学情分析、案例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需求对接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教学经验,完善备课内容。

周峰在认真听取备课汇报后指出,讲好思政课要注重“三个维度”的结合,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特别要强化现实维度的阐释,把理论讲实、讲活、讲进学生心里。他强调,集体备课要突出“三个重点”:一要“备学生”,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动态;二要“重互动”,通过问题引导、课堂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三要“促思考”,推动思政课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转化。他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主动“走出去”,深入企业、社区、科研中心开展调研,在社会实践中汲取教学素材,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切实提升思政课培根铸魂的育人实效。
张莉强调,思政课要在“讲深、讲透、讲活”上下真功夫、实功夫,其中“讲准”是根本前提,“讲深”是核心要求,“讲透”是关键所在,“讲活”是重要导向。她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持续提升教学能力,在理论层面,要深研教材体系,将教材内容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有机结合,深入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实践层面,要密切关注时代发展,把党的创新理论与生动实践相对照,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增强理论说服力。她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制度优势,集思广益破解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宋立敏结合本次专题内容,指出集体备课要始终围绕学生关注的问题展开。他强调,在本专题教学中,要讲清楚“世界怎么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要运用比较视角,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要讲明白“人类向何处去”,阐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然;要讲透彻“我们怎么办”,激励学生立足现实、担当使命。思政课要在回应学生关切中增强吸引力,在贴近时代现实中提升育人实效。
丁俊苗指出,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要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推动教师常备常新。他强调,思政课教师应围绕“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讲、讲得如何”形成教学闭环,加强反思、优化设计,推动教学过程的系统化和精细化。他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推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视角转换,真正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与会教师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校领导调研指导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思政课建设的部署要求上来,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立足安徽地域特色,深耕课堂教学,努力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贾绍俊 图/樊振华 初审/屈卡乐 部门审核/石庆海 终审/张连福 发布/樊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