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9日,2025年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年会暨“他者之眼与自我之镜:外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的1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广州,围绕外国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外国语学院教师李吟应邀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谷红丽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晓方教授、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黎志敏教授分别致辞。中山大学区鉷教授、闽南师范大学张龙海教授、广州大学黎志敏教授、暨南大学蒲若茜教授、深圳大学江玉琴教授、清华大学曹莉教授、中山大学王桃花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苏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雁南教授等专家作主旨报告,探讨了外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AI叙事、美国华裔科幻作家作品、族裔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等前沿问题。
会议设五个平行分论坛和五个研究生论坛,涵盖“中外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外国文学的中国元素”“中外文学中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学的流转机制及比较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及影视中的中国思想、中国镜像”等方向。李吟参加分论坛三并作了题为《历史·话语·差异:毛翔青〈猴王〉中的文化身份建构》的学术报告,并与在场专家学者积极互动。报告结合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从历史、话语与差异三重维度探讨华裔作家毛翔青小说《猴王》主人公在殖民语境下的身份焦虑与文化认同重构。
他山为鉴,玉得其琢。跨域交流不仅可以汲取前沿、多元的学术思想,也为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注入新活力。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深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扩大对外联系,为科研工作长期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文、图/李吟 复审/慕媛媛 终审/余荣琦 发布/崔苏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