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优秀毕业生】刘芳妹:莫问前程几许 只顾风雨兼程

发布时间:2023-06-26浏览次数:940


刘芳妹,女,汉族,200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人,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9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曾任汤山青年传媒中心团刊编辑部学生记者。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安徽赛区视频类一等奖、巢湖学院第七届征文比赛一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巢湖学院“三好学生”、巢湖学院“优秀学生”等荣誉。在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考入山西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在拿到刘芳妹的优秀毕业生资料后,我便迅速与她取得联系,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之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们相约在博学楼的一间教室进行采访。当我推门而入后,刘芳妹微笑着和我打招呼,她的笑容很有感染力,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她将自己大学四年的经历和感受娓娓道来,我的脑海中不由得联想到这样一幅“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学子画面。

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彩: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初入校园的刘芳妹跟许多大一新生一样,对于未知的大学生活,既充满期待又有些迷茫。面对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节奏,刘芳妹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前进方向,那就是做自己热爱的事,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而她为此做出的第一个选择就是转专业。刘芳妹最初是被巢湖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的,但随着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与了解,她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国贸专业。“我的英语能力和数学能力不是很好,而国贸专业则对这两项要求比较高。”在一众专业中,刘芳妹对于广告学有着一份情有独钟的热情。“在我看来,广告学是一门需要发散思维和创意思维的专业,这正是我所热爱并且想要学习的。”于是刘芳妹最终选择转入到广告学专业,从此与新闻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

山不让尘乃成其高,海不辞盈方有其阔。在谈到大学四年取得的诸多成就时,刘芳妹着重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进入大学后,学习不再占据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学生也往往有着更多的选择,而刘芳妹则始终把知识积累放在首位,从未落下过学业。“在学习上,我一直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去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体系。”正因如此,刘芳妹大学四年成绩始终在班级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而在认真做好知识积累的同时,刘芳妹还十分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此,她一方面参加了汤山青年传媒中心的社团招新,成功担任了汤山青年传媒中心团刊编辑部的学生记者;另一方面,她还积极参加各类竞技比赛和志愿活动,这些经历都让她收获满满、成长许多。

“看到你采访我,老是让我想起大一担任学生记者时,我去采访我当时学姐的画面,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在采访中,刘芳妹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大一担任学生记者的经历,而那一年的部门工作历练,也让她的个人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对她的学习以及日后的考研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当时作为学生记者,需要写一些采访报道和相关评论性的文章,而我们广告学本身的大类就是新闻与传播,这也是我考研的方向,之前的一些部门工作经历在日后学习与考研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部门工作中,刘芳妹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尤其是在写一些评论性的文章时,往往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输出自己的观点。但她对这项工作的热爱却从未减免,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我感觉写文章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可以把别人的想法书写出来,让一些优秀者以及他们的经历被更多人看见;同时也能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记录一些事件等等。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很有意义的,我很喜欢也很乐于去做这些事。”刘芳妹十分珍惜每次写文章的机会,对待每一次任务也都极为认真。正因如此,她所撰写的多篇文章成功刊登在校级杂志《汤山青年》之上,多篇新闻稿件也曾发表于学校官网,也成功获得了巢湖学院第七届征文比赛一等奖。在那之后,刘芳妹并没有选择留任,一年的锻炼已经让她成长许多,接下来,她将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课以及一些比赛,去尝试考取相关证书。正如同羽翼渐丰的雄鹰注定要搏击长空那般,刘芳妹也向着自己新的奋斗目标发起冲锋。

在切身实践总结中成长进步: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在参加的众多赛事中,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最让刘芳妹感到难忘的。“最初是我们英语老师在班里上课时提到的这场比赛,当时我的英语并不好,但我就想着去试一试,即使失败也没什么,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或许是想摆脱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英语的不自信,又或许是想给自己提供一个奋斗的动力,刘芳妹下定决心要参加这次比赛。只有希望而没有实践,最终也只能在梦里收获,但刘芳妹可不仅仅是给自己立个flag那么简单,而是将其落到了实处。刘芳妹知道自己英语能力不是很好,自己在这方面并没有优势,但她也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于是在做出决定之后,刘芳妹便着手为比赛做起准备,每天记诵单词、做比赛练习题在那段时间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幸运的是,刘芳妹并不是孤军奋战,她有着自己的备考“搭子”。“当时在图书馆备考时,我遇到了一个和我一样准备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同学,之后我们便相约一起备考,两个人之间少不了相互激励、相互监督,我的备考效率也因此得到极大提高。”最后,刘芳妹成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战胜了“英语”,也超越了自己。

人们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刘芳妹却把学业和各类活动做到了均衡发展,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挤时间”,即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大二下学期是刘芳妹在大学中最忙碌的阶段,那段时间她同时准备着计算机二级考试、大英赛和英语六级的备考,并且还申报了一个大创项目。大学里的空闲时间的确很多,但也都是稍纵即逝,在面对众多事务时,高效率利用时间的重要性则尤为凸显。“我当时就觉得不应该只盯着一项去学习,要针对不同的学科和比赛的具体需要去做准备。比如说大英赛就需要多练题,而大创赛则需要我们去多看一些前沿性的文章、论文等等,侧重点不一样,所花费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就这样,刘芳妹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时间管理与分配也更为精进。

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大学四年期间,刘芳妹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实践活动,虽然有些并不在她所擅长的领域,但只要有机会,她总是勇敢地去尝试。相较于最后的结果,刘芳妹更加看重过程以及自身的收获。“有时候可能不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总能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那将没有任何结果,或好或坏都没有,也没有经历实践的过程。”而在一些创意创新性比赛中,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也会出现团队队员意见不一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沟通,互相分享各自的观点与想法,最终在思想的碰撞下,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经历一方面增强了刘芳妹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她感受到团队合作力量的强大,而她也在切身实践总结中成长进步,不断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不断去奔赴心中的星辰大海: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人生很多时候,是选择了才有机会,是相信了才有可能。刘芳妹一直向往着更为广阔的天空,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拓宽人生道路,所以在她心中一直埋藏着考研的种子。随着大学时光的流逝,刘芳妹自身能力也得到显著增强,考研的种子也逐渐在她心中扎根发芽,时常牵动着她的心绪。而社会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和家人的支持则让其更加坚定了考研的决心,于是刘芳妹在大三下学期便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考研之旅。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出决定后,刘芳妹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划分了三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三月到六月。因为此时刘芳妹的课程还未结束,需要上课以及期末备考,所以这一阶段她在自己的日常课程和考研复习之间做出平衡,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时间去进行考研备考。第二阶段是从六月中旬到九月开学前。为了更好地备考,刘芳妹在暑假选择了留校学习,这也是她比较集中的学习阶段,主要以背诵和做考研真题为主。第三阶段则是从九月到十二月。此时已经到了备考的末期,开始进入备考冲刺,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有规划地复习。正是由于之前对时间管理与分配的精进,才让刘芳妹能够做出如此规划;而如此明确且合理的规划,也让刘芳妹的考研之旅变得轻松许多。

每天高强度的学习也一度让刘芳妹感到身心俱疲。每当觉得自己学不下去、学习效率低时,她也会放下手中的书本,在校园内四处走走,或者去操场跑跑步,舒展一下身体,转移注意力,平静躁动的内心。而当一切都在按着既定的轨迹运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在考研前一周的时候,我阳了,在学校后山隔离点进行隔离。当时发着高烧,备考效率也大打折扣,加上临近考试,内心真的非常焦虑。”身体上的病痛和心中对考研的担心让刘芳妹异常痛苦,但她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准备了那么长的时间,如果这时候放弃,我会很不甘心。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坚持到考完的那一刻。”最后,刘芳妹顺利通过了考研初试,并且在之后的复试中,再次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山西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复试结果出来,得知自己考研上岸时,内心非常激动,但更多的是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刘芳妹用考研上岸为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考研过后,刘芳妹决定先来一场毕业旅行,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尽早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在刘芳妹看来,研究生对自主性学习的要求会更高,所以她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保持热爱与积累,在新传研究方向上稳步前行,不断去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始于心中热爱,成于实践积累。采访最后,在问到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时,刘芳妹笑着说道:“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我的一些方法可能也不是万能答案。但是做自己热爱的事,不断学习积累总没有错。”

作者手记: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花会沿路盛开,以后的路也是。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我们聊完了刘芳妹四年的大学生活,因为收获与成功都是难得且短暂的,她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与积累上,而这个过程的艰辛和感受,没有亲身经历,是难以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体会的。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确定好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每一步,我们也终将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文/大学生通讯社记者 闫函 图/受访者提供 初审/郭超 终审/张连福 发布/樊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