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奥,男,汉族,200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人,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2019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曾任外国语学院青协外联部部长、班级副班长。曾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安徽省大学生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二等奖、跨文化能力大赛校级决赛二等奖、校长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巢湖学院“优秀学生”、巢湖学院“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在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考入江苏师范大学翻译专业。
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午后,我与孙奥相约在慎思楼的一间教室进行采访。我们心有灵犀般地互相为对方准备了饮品,初次见面的陌生感也在彼此热情的自我介绍与交谈中得以快速消散。随后,我们相对而坐,以聊天的方式开始了此次的采访。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
人生漫长,晴雨交加,但若是心怀热爱,即使岁月荒芜,亦能奔山赴海,静待一树花开。早在初高中时,英语就一直是孙奥的强项,他也有意朝着这方面去发展,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多侧重于英语专业,最终被巢湖学院商务英语专业顺利录取。“我认为商务英语是一个较为全面、丰富的专业,不仅能进一步学习英语,还能学习一些商务的知识,比如学习商务环境以及商务场合下的交易等,这也能够为我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就这样,孙奥正式踏入了他的大学生活之旅,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面对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节奏,孙奥并没有感到过多的茫然与不知所措,相反,他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敢于去尝试和挑战各种新事物。一方面他积极竞选班委,成功当选班级副班长;另一方面,出于对志愿者的向往,他主动参加了外国语学院青协的招新,并顺利成为外联部的一员。在青协的组织下,孙奥相继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有在亚父福利院照顾和陪伴儿童,有在周末陪伴岗岭社区的小朋友们丰富课余活动,也有在碧桂园七中支教的经历……“志愿者身份以及参加的这些志愿活动在我整个大学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一笔,不仅是因为它占据了我相当一部分时间,而且在我看来,这些经历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也获得了许多学业外的知识与体会,认识并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这些都让我受益良多。”或许是出于对志愿服务的热爱,又或许是内心的不舍与召唤,孙奥在大二选择了部门留任,成功当选外国语学院青协外联部部长,继续奔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而他也在后来如愿获得了巢湖学院“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虽说大学的学业压力不及高中那般繁重,同学们往往有着更多的自主时间以及更多的选择,但在孙奥的规划中,学业还是被放在首位。“在大学学习中,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过于松懈,认真完成课程任务、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不断夯实专业基础仍是很紧要的。”正因如此,孙奥每学期的综测排名始终位于班级前列,在大一就获得了校长奖学金,后来又相继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徽傲奖学金和巢湖学院“优秀学生”等荣誉。大一的生活转瞬即逝,孙奥却是收获满满,在学业与志愿服务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收获,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朝着新的目标发起了冲锋。
脚沾泥土 手撷芬芳
升入大二后,孙奥开始有计划地参加各类赛事活动。“其实我参加的比赛不算很多,但每一个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大二开学回校后参加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在最初的校级初赛中,孙奥只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但由于排在他前面的几位学姐,因复赛与教资考试冲突而选择放弃比赛,所以孙奥有幸获得了进入省级复赛的机会。对于这次意外的机遇,孙奥并没有感到过多的欣喜,反而是压力倍增。他明白省赛必然会更加困难,以他如今的状态与准备还远远不能应对。于是在接下来复赛前的一段时间内,孙奥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为比赛做准备,老师也为进入复赛的同学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练习。最终孙奥在复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这是我在大学获得的第一个省奖,当时也是十分激动开心。平时的积累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正向作用,当然机会也很重要,但机会也是在我们不断尝试实践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
孙奥参加的比赛并不算多,这是因为他不会为了比赛而去比赛,他更加看重比赛的过程与收获,真正去参加一些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赛事活动。如果说外研社杯写作大赛是他所热爱的英语专业相关比赛的话,跨文化能力大赛则属于他比较感兴趣的比赛。“跨文化是为了介绍我们文化和别国文化不同的地方以及不同语境下有趣的东西,需要我们通过短剧的形式去展现文化在不同情境下特别的地方,我当时对这个比赛就挺感兴趣的。”这场比赛历时很久,虽然孙奥最终以一名之差未能进入省赛,但同样他也是收获满满,学习到许多不一样的知识,让他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说这些竞技比赛是属于孙奥个人的独舞,那么暑期参加的两次三下乡活动则彰显出团队的魅力,让孙奥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力量的强大。因为疫情的原因,孙奥参加的第一次三下乡活动是为马鞍山和县的一些留守儿童进行网络授课。“当时我是负责数学和写作两门课程,在备课的过程中,我的同伴也是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在写作话题的选取以及授课内容的侧重上轻松了许多。”虽然不能与学生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但看到镜头前学生认真学习的状态,孙奥也是倍受鼓舞,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很有意义的。第二次三下乡活动中,孙奥所在的队伍属于红色队伍,主要参观一些红色景点,写一些调研报告。“我们当时去了安庆邓稼先故居、陈独秀纪念馆等地方。由于亲身的实践与经历,我获得了许多难以从书本上领悟到的知识与体会;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我与队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这些经历都让孙奥收获满满、成长许多,用他的一句话来说,参加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很值,不后悔。
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
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孙奥一直向往着更为广阔的天空,想要进一步去增强自身能力,前往更高的平台去学习发展,因此他心中一直有着考研的想法。升入大三后,孙奥便没有过多犹豫地将这一想法落到了实处。他首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接着便开始做准备,看一些翻译理论的课程、背诵单词等等。但此时孙奥学习的重心还是更偏向于自己的学业,需要为期末考试做足准备。到了大三暑假,孙奥选择了留校备考,这个暑期是他备考学习的黄金阶段,每天过着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偶尔在心情烦躁时,也会前往操场跑跑步,散散心。这样的生活固然枯燥乏味,但幸运的是,孙奥有着“考研搭子”的相伴。“我们在图书馆备考学习的氛围是很好的,大家常常坐一桌,彼此都很熟悉。我们之间也会互相赠送一些小零食,比如说奶糖、橘子之类,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监督,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句话一直鼓舞着考研备考时的孙奥。孙奥认为自己的规划能力并不是很强,在备考的过程中总是感觉自己的进度较慢,一些任务没有完成,而这些也会让他感到焦虑与不安,随着考研日期的不断迫近,这种感觉越发强烈。“每当这时候,我都会用这句名言来鼓励自己,过去的已经发生了,未来还是有机会的,不能太沉浸于过去。同时我也会告诉自己,反正最终都会走上考场的,那就尽量多学一点。”这整个过程既是孙奥与自我的对话和调节,也是孙奥心理的一种成长。
在问到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好的建议时,孙奥微笑着说道:“首先要珍惜大学四年学习的时光,不断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身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大学这个平台,去多尝试体验一些新事物,去多结交一些好友,这些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孙奥在考研上岸后也有着新的目标与追求,社会实践经历不充足是他的一个遗憾,所以孙奥打算在这个暑假好好放松一下,多出去走走,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而他也会在接下来的研究生学习中继续努力,保持自身热爱,不断去奔赴心中的山海。
作者手记:纵有狂风平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孙奥给我的感觉亦是如此,他灿烂的笑容,爽朗的性格,身上洋溢着的自信与豁达无一不深深感染着我。他用自己四年的大学经历告诉了我们,机会是在不断努力和实践的过程中得来的,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探索前进。当一个人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阳光,祝愿孙奥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乘风破浪,稳步前行,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文/大学生通讯社记者 闫函 图/受访者提供 初审/郭超 终审/张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