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不缀 终揽研途星光:2025届优秀毕业生刘天洋

发布时间:2025-06-27浏览次数:65

大学四年的成长就像培养皿里的菌落,在知识养分浸润与实践温度的催化下,倏忽间便铺满了整个青春的透明基底。刘天洋,男,汉族,中共党员,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2021级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在校任生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现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从生物科研的实验室深耕,到志愿活动传递专业知识,再到考研上岸奔赴新途,刘天洋在生物领域一路追光,稳步迈进。

青衿志 知行共深耕

当聊起大学里的学习与实践时,刘天洋始终坚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投身实践的底气,课堂上,他是永不止步的求知者,饱含突破疑难困惑的决心,连续三年综测成绩位列专业前5%;在2022年、2024年两次荣获校级“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大二的他投身于科研,参与生命科学项目竞赛,每日每夜里面对实验室的种种仪器,面对实验的一次次落空,假期里起早贪黑,失败后就复盘流程和操作,经过无数次的试错后,最终斩获校级三等奖。同时,刘天洋并参加其他项目荣获“互联网+”省级三等奖,通过科研经历,让他明白科研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方可心想事成。

以微光 点亮乡与校

180个小时的志愿时长,从加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到成为负责人,从开始的积极参与到后来的带领同学参与各类志愿者项目,志愿服务早已成为了刘天洋的生活日常。深入社会、学校、乡村等地点开展志愿活动,为周边民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此外,在小学校园开展趣味实验,当看到小学生充满好奇的眼神时,刘天洋常常感慨:“这些求知的目光正是我做志愿的意义,我希望将知识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们。”

除日常志愿外,刘天洋有着丰富的“三下乡”经历,2022年的夏天他第一次踏入三下乡的征程,深入巢湖周边村镇开展实地调研,志愿义诊等活动,用专业知识帮助爷爷奶奶们了解用药安全,爷爷奶奶们的微笑是他永不停止志愿活动的动力,随后两年的暑假,刘天洋一次又一次走进乡村开展三下乡活动,连续三年多次获得“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多次获得“三下乡先进个人”的称号。

逐梦行 奔赴新山海

刘天洋曾说:“从‘优秀共青团干部’到‘三下乡先进个人’,从奖学金获得者到志愿项目负责人,这些身份的叠加,更是责任的叠加。”这些责任的叠加,是他逐梦路上的羽翼,考研上岸恰似“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他开启新的旅程。作为一名党员,刘天洋表示,在未来,他会以“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为指引,将实验室的钻研和乡土实践结合,让专业落地生花,续写新时代青年的逐梦篇章,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光发热。(文/杨舒研 图/李陈宝 刘天洋 视频/高梦然 初审/郭超 终审/张连福 发布/樊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