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成就综述

发布时间:2023-08-15浏览次数:14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党的力量来自组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高度,把党的组织工作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谋划、部署、推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谋篇布局,大力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组织工作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担当作为,推动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科学理论引领,组织工作有了根本遵循

  组织工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党的科学理论是根本遵循。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018年7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并作出科学概括:“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开创性贡献,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明确了“纲”和“本”,成为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

  2020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五个抓好”清晰标定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2021年5月,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出台: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对党的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成为做好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从7个方面部署了党的建设重点任务,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赋予了组织工作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明确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树立加强基层建设的鲜明导向,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组织制度体系,制定和修订组织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

  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动力和发展优势。

凝心铸魂,使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加强。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主题教育读书班上,通过集体参观、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交流发言等方式深入研讨学、联系实际学;在革命纪念馆、红色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赓续红色基因,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党深入开展,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越学越心明眼亮,信仰信念信心更坚定了,担当作为的劲头更足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一名年轻干部表示。

  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思想上的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直面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推动党内集中教育环环相扣、次第展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纵观6次党内集中教育,每一次都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每一次都是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

  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北京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员教育平台开设党支部月度学习专栏;吉林在“新时代e支部”等平台开设“牢记嘱托再出发 吉林奋进新时代”主题专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办“党课开讲啦”电视专栏,开展形式多样的“送党课”等活动……

  从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到党员、干部和公务员大规模学习培训……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不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来抓。

  坚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精准科学选用干部——

  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各地把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个方面基本内容细化为具体标准和考察指标,制定正负面清单,着力推动政治素质考察可对照、可感知、可评价;一些地方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情况,作为政治素质考察重点内容,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着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认真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切实把一批专业素养好、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强,善于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加强实践锻炼,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实践出真知、长真才,是培养干部最好的课堂。新时代以来,各级组织部门注重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锻炼,放到艰苦复杂地区磨练,放到关键吃劲岗位历练,不少干部在实践中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湖南、广西、贵州、西藏等地抽调干部深入一线,遍访有脱贫任务的县乡村,把了解干部的“探头”延伸到斗争最前沿;在疫情防控一线,不少党员、干部逆行出征、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北京、辽宁、浙江、湖北等地专门派出干部考察工作组,注重了解干部的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及时发现并使用有实绩、口碑好的干部。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召开座谈会部署推动;2019年,中央组织部制定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9条具体措施。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激励担当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各级党组织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地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浙江出台容错纠错意见,11个设区市全面制定实施细则,省直单位制定容错清单,鼓励干部敢闯敢试。

  各级党组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的干部工作“五大体系”,推动干部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实质性提升,让干部队伍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新气象,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

  “这次村里换届,每一步我们都看在眼里,规规矩矩,公开透明,选出来的书记脑子活、本事大、办事公,是群众‘心头上’的人,我一百个支持,一百个放心。”一名农村基层老党员说。

  换届风气好坏,直接影响换届工作成败。上一轮全国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各地对村两委换届风气督导全覆盖,特别是加强对选举委员会推选、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全程监督,架起“高压线”,念好“紧箍咒”。同时,各地建立换届信访举报快查快处机制,“12380”综合举报受理平台24小时畅通,对举报线索逐一核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据统计,各地共查处涉及换届的违纪违法案件较上轮换届下降65.4%,收到信访件次下降62.1%。

  依法依规、正风肃纪,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为新老班子平稳交接打下了基础,也为新班子轻装上阵卸下了包袱。持续加强换届风气监督,映照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导向与实践。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把标准降低到不违纪违法就行的水平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

  管好“关键少数”。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整体设计,全面开展抽查核实,抽查比例逐步扩大;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从2015年开始渐次推开,全国共对4700多名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进行规范。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进一步前移监督关口,切断潜在的利益输送链条,防范廉政风险,促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深化选人用人监督检查和巡视整改。党的十九大以来,结合中央巡视,对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200余家中央单位全覆盖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每年对省区市和中央单位选人用人工作进行测评。

  开展专项整治,破除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顽疾。聚焦“裸官”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研究制定“裸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明确提拔限制和岗位限入要求;对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证照进行专项治理,严肃处理违规行为;针对中管金融单位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和违规安排近亲属在本系统从业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

  新时代以来整肃吏治,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渐成常态,形成对干部经常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有效约束,干部逐渐习惯在“聚光灯”“显微镜”下工作,做到慎重用权、规范用权,推动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强基固本,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事关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稳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树牢系统观念,坚持分类别指导、分领域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抓建章立制。修订《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制定《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一系列法规条例不断出台。

  重统筹推进。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央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一系列工作会议相继召开。

  从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到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社区党组织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统筹协调功能明显增强;服务群众功能进一步提升,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推动条块结合、建立协同机制,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传统领域,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国有企业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高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在新兴领域,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点抓好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和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突出加强省级以上社会组织和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等行业党建工作;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把解决“有没有”问题与“强不强”问题结合起来,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将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组织和人群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脱贫攻坚战场,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党尽锐出战,形成“五级书记一起抓、全党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抗击疫情一线,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构筑起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广大共产党员正成为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党的组织体系更加严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力量更加彰显,党的领导更加“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2021年9月,百年大党踏上新征程之际,新时代第一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对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战略部署,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才工作摆上治国理政大局的关键位置来抓。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我国人才事业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布局谋篇,托举起新时代人才强国的梦想。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2016年2月,党中央印发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随后,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各省区市出台一系列配套改革政策,体制机制改革呈现密集创新突破态势。

  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开展“唯帽子”问题专项治理,改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一项项举措环环相扣,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才“红利”得以源源不断释放。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聚焦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

  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组织开展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援青,创新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方式,推动东西部地区开展人才结对帮扶……通过机制保障,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了288个创新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各类人才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招才引智和人才投入力度,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通过搭建产业平台、提供优质服务等多种措施,形成“近悦远来”的引才用才格局。

  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已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新时代十年,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版权所有 巢湖学院 Copyright © Chaoh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半汤路1号 邮政编码:238024 皖ICP备020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