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担使命,凝心聚力谋发展 机械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纪实

发布时间:2022-04-20浏览次数:485

近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课程建设为突破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动力,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按照“双万计划”和“双基示范建设”的要求,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丰硕成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党支部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学院党委和党支部全部通过达标验收,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实现全覆盖,学院党建工作稳步提升,取得较好成绩。

2019年,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入选校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教工第二党支部先后入选首批安徽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0年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喜获“安徽省工人先锋号”称号。扎实的党建工作为学院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发展动能

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培养。通过人才引进、国内外深造和校内培养等方式,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坚持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制度,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坚持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制度,以赛促练,以赛促升;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不同类型和形式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坚持搭建多种活动平台,举办各类讲座与培训,通过教学沙龙、公开示范课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注重教师工程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优先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积极聘任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创业导师。

学院积极拓展学术交流途径与渠道,帮助教师开阔学术视野。通过支持教师参加学术年会、邀请名家讲座、支持教师外出交流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学术前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目前4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多措并举,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名教师入选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两名教师入选巢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一名教师入选合肥市“百人计划”;一名教师入选“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一名老师在安徽省第五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

   学院秉承“德学并举,知行合一”的校训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教育理念,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力专业内涵建设。一是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以专业评估为契机,组织专业教师积极打造金课。二是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依托中央财政和相关项目资金支持,新建和扩建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等10余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为2000余万元。三是推进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巢湖、合肥、长三角地区等1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和3个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合作办学的开展,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工程技术人员培养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后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教学改革成果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对学院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报道。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创新能力培养。一是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互联网+”“全国应用型人才大赛”“双百大赛”“挑战杯”“专利创新大赛”等专业赛事。二是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积极动员和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教科研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三是重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网络育人方面,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学院鼓励青年教师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撰写成文发表出来,教师在易班·今日校园·易师说栏目、高校辅导员联盟微信公众号、巢湖学院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表推文20余篇。团总支书记苏洁红老师积极申报2021年度精品思政微课程《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顺利结项,其项目成果《李克农:从隐秘到伟大——共产党员的生命图景》在安徽省第四届微团课评选中荣获三等奖,成果多次在党史学习报告会上展示;苏洁红所撰写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研究文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成因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一文被《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文献史册)收录并出版。

近年来学生在各类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频频获奖,获得国际级奖项1项、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奖项59项。学生先后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6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5项,“皖维科技创新孵化基金”项目16项;学生申报并获批专利100余项;学生参与教师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8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篇。

学院2018届汪新同学和2020届机自专业丁泽文同学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代表名录》,丁泽文同学同时获“2018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2020年“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称号。2018级机自专业罗健同学获“2019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和2020年度“安徽省百优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坚持走教科研创新之路,努力促进科研反哺教学

学院先后与安徽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微结构成型与智能装备创新团队被授予“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省级科研平台“安徽省高效智能光伏组件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立项建设。教师的学科结构更趋科学合理,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编、参编各类教材7部,获批专利31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2项。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录近50篇,2篇论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主持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10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批教学成果奖7项,2019年“以成果为导向的机电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互联网+”大赛为契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科建设对专业及人才培养形成的有力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近四年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同时考研录取率也稳中有升,分别达到 13.27%、 14.63%和17.40% 、26.17%,多名同学被四川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在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的同时,学院通过政策咨询、联合研制设备、参与技术改造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

长期以来,学院立足地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合作。一是支持教师到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中挂职锻炼,共选派22名优秀的年轻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其中3名教师先后在巢湖市科技局和巢湖市团委挂职;二是为相关职能部门撰写相关产业发展的咨询和规划报告,如受巢湖市科技局委托,撰写《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的咨询报告被采用;三是参与企业重大技术改造,如参与巢湖银环航标有限公司的锚链炉改造项目;开展联合研制设备,如与巢湖市金辉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变频器综合测试仪和变频器速度链综合控制器,并投入实际使用;接受企业的技术开发委托,受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委托,开展“石墨烯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研究经费100万元,该项目现已顺利通过验收。2021年再次受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可再生能源供暖自供给多源调控技术开发”研究,项目研究经费100万元;受合肥中科光博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开展“日盲型紫外探测器的研制”研究,项目研究经费80万元,这两个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面向未来,机械工程学院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立足学校,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努力谱写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新篇章。(文/方钱  苏洁红  图/机械工程学院提供 审/汪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