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15浏览次数:1905

巢湖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2016-2020,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省《一流学科专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科学定位,认真谋划,以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目标,聚焦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主题,紧紧围绕环巢湖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不断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本情况介绍

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动学科发展

学校注重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巢湖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巢湖学院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巢湖学院科研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巢湖学院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评选暂行办法》、《巢湖学院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引导学校、学院和各学科协同发力,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和专业集群,不断推动学校学科整体建设水平。

2.以重点学科为引领,抓好重点建设

对照一流学科专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根据我校学科建设实际,20162017年,学校先后立项建设应用经济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旅游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校级重点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为校级重点学科,旅游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分两个层次建设。依托这些重点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所优为,为培育省级重点学科和建设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奠定扎实基础。2019年学校开展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和新一轮重点学科遴选工作。对原有的学科进行调整并新增立项部分重点学科。学校现有7个重点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体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商管理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20年推荐学科体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申报了省高峰培育学科

3.以平台建设为依托,集聚人才团队

学校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围绕重点学科加大科研平台和学科团队建设力度。目前,已建立省级教学科研平台4个,校级研究中心(所)26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新增硕士生导师23人,校级学术骨干37人,优秀科研创新团队5个,初步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核心的学术团队。

4.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学科管理

学校建立健全学科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学科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建设质量。一是实施“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工程”,采取项目牵引制,分“优势学科打造、高端平台筑基、学术繁荣创新、科技团队培育、社会服务拓展、协同育人示范”等六大子工程展开,设立基础性项目和特色、专项项目,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二是对原有重点学科开展中期检查,对标建设目标,认真分析、梳理建设现状与建设目标存在的差距,查摆问题、总结经验,为重点学科的建设理清思路和目标。

5.以强化应用为宗旨,优化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56个专业,其中网络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旅游管理、美术学、旅游管理为省级一流专业。基本形成以文理为基础、应用型专业为重点,以信息工程、机电工程、化工与材料、经济与管理、应用文科为代表的五类专业集群。2017—2019年,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应用型专业为重点,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新增应用统计学、互联网金融、网络与新媒体、人工智能、食品科学与工程6个专业;间招应用心理学专业;停招统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中韩合作)2个专业。

巢湖学院五类专业集群结构表

集群类别

主要专业

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等

机电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

化工与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金融工程、酒店管理、财务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审计学、会计学、互联网金融、应用统计学等

应用文科

汉语言文学、美术学、英语、体育教育、视觉传达设计、学前教育、广告学、环境设计、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

巢湖学院2017—2019年新增、间招和停招专业一览表


2017

2018

2019

新增专业

应用统计学

会计学、

互联网金融

网络与新媒体、人工智能、食品科学与工程

停招专业

统计学


视觉传达设计

(中韩合作)

间招专业


应用心理学


6.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为目标,提高建设内涵

2019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出台了《巢湖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方案(2020-2022年)》,重点建设体育、材料与化工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培育点,同时培育若干优势学科,努力补短板、强弱项、促特色,力争实现省级重点或一流学科“零”的突破。出台《巢湖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试行)》,先后与西安体育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高校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剖析

虽然近年来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还存在不少差距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1.学科水平不高

1)主要表现: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历史积淀比较单薄,受办学基础、办学条件以及区域位置等条件限制,学科整体实力还不强,应用性学科底子相对薄弱,新兴的交叉学科起步较晚,目前还未实现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突破。从单个学科来看,虽然近年来,全校教师取得的教科研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提升,但从整体来看,关联学科发展的高层次、标志性项目和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特别是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数量少,学科的整体实力还不强。

2)原因分析:近年来,学校先后积极申报了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项目,但由于缺乏高层次、标志性项目和研究成果等原因,特别是研究团队整体实力与服务区域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加之理念和认识上的欠缺,因而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由于学校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加上未有高端的省级科研平台支撑,虽然每次均积极申请,也投入了不少力量和资源,但未有学科入选2017年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因为年省内重点学科搞高峰学科建设和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都基于原省级重点学科基础上,我校客观上没有机会向省级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发起冲击。当然,自身的积淀不足是重要原因。

2.学科定位不准

1)主要表现:学科定位不够清晰,对学科的作用认识还有所欠缺,具体学科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建设需要达成什么目标、学科究竟为谁服务、如何有效建设学科等一些根本问题尚未完全理清,导致建设过程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偏差。学科发展的总体动力仍显不够,学校上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需升华,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科发展方向不明、建设主旨不清晰、建设进展较为缓慢,建设主体的自发动力还不强。在研究方向上,部分学科研究方向设计欠合理有的方向设计偏多,相互之间存在一定脱节,从而导致研究方向不够务实。如旅游管理重点建设学科,设有旅游文化与传承、旅游开发与规划、休闲运动与旅游、旅游创意与设计4个方向,方向设置上不够聚焦或突出,存在一定的设置随意性,深度考量和系统把握规划设计不够,各学科方向研究成果关联度不高,不同程度存在“拉郎配”和“拼凑数”等不良现象。有的研究方向考虑较好,但较为考虑人的因素,如模式识别与智能制造设立的研究方向,随着方向负责人的退出或外出进修,该研究方向基本处于建设停滞状态。

2)原因分析:学科定位上没有在找准自身位置对本学科自身情况和省内外学科发展趋势了解不够,应用性不够凸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联结不甚紧密,未能深入地方和了解地方发展实际需求,着力于解决地方关键、核心和急需问题的主动性不强,挖掘不够深入。由此,导致以问题为导向的、聚焦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科技项目和成果总体数量不多,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偏少,学科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解决实际问题并能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还不足,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无法体现。

3.学科团队不强

1)主要表现:尽管近几年来学校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数量逐年增加,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对标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总体数量和质量还有明显差距,尤其缺乏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特别是能够体现高端人才优势的学科带头人极为缺乏,相应的人才引进又存在一定难度。同时,现有的学科专业团队稳定性、协作性有待加强,团队协同运作机制未能有效健全,向心力尚不足,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强劲合力,难以实现重大方面的研究突破,也难以产出标志性成果和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近年来,学校虽然逐渐加强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培育,产生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微结构成型与智能装备创新团队”、“功能与结构陶瓷科研创新团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团队”等学科创新团队,但数量总体仍然偏少,团队结构不太稳定,协同效应发挥仍需要加强,尚需加强引导和提升整体研究水平。

2)原因分析:一是长期以来教师群体单打独斗的固有意识未能有效改变,学校和学院层面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已建立的研究团队呈现小而散状态,相互间的凝聚力和协作组织能力不强,相应的治理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也尚未健全,故而导致在一些高层次研究课题、高水平产学研合作项目、高端的平台基地建设等方面后劲不足;二是由于学校地域和平台等因素,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引进困难,特别是缺乏可以凝聚团队,引领学科达到研究前沿,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的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才。学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难以稳定,优秀后备人才力量不足,各学科之间以及学科方向之间人才分布不平衡。

4.学科管理不优

1)主要表现:学科目前实行学校、二级学院、重点学科点三级管理,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优胜劣汰的原则,动态调整、滚动发展。二级学院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执行部门,重点学科点是实现重点学科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关键,实行学科负责人负责制。但总体而言,学科管理还不够规范,虽制定有相应管理办法加以引导,但规范性要求不够明晰,建设任务的体系化、标准化要求显得不足;学科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尚未健全,对学科平台建设、高水平研究项目和成果的促进还不够凸显,学科发展的目标性和建设高度需要一定程度拔高,凝心聚力的力度需要加强,对于推进学校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硕士学位点建设的作用还需要强化;学科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管理水平和治理程度相对较低,跨学院交叉的学科管理运行不够顺畅,如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重点学科,有智能机器与机器人方向,模式识别、计算技能与机器学习方向,智能控制与智能信息(信号)处理3个学科方向,但团队成员分别来自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信息工程三个学院,学科方向之间交叉融合不够,向心力不足,各自为政现象有较为明显表现,影响学科整体效能发挥

2)原因分析:缺乏先进的学科建设理念指导,思想观念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学科变化形势,学科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尚未健全,学科建设管理内部关系没有理顺,没有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的关系,由于学科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在权责分工上有所不同,涉及到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时容易发生管理、协调、组织不利。同时,学科管理虽然制定有相应管理办法,但规范化、标准化和定标性不足,有相应目标和建设任务加以约束,但整体不尽全面,定标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和要求。

5.学科专业不紧

1)主要表现:目前,学校立项建设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师范类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还未实现突破,对于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撑度还不够。专业建设水平总体不高,系统性不强,推进力度和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建设整体布局相对松散,导致建设存在着高层次项目和高水研究成果数量偏少,缺少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教学团队等不足。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尚未能有效理清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步伐还不快,还存在彼此一定的脱节,学科对专业的引领和示范效应还不甚明显。与此同时,对应学科专业的建设基础还不够扎实,一些高层次平台数量较少,目前学校只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没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缺少省级重点实验室、智库等学科专业平台,对于支撑学科专业建设,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成效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2)新增、停招和间招专业原因及分析

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优化学校应用型专业结构,形成专业集群,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017年以来,学校新增应用统计学、互联网金融、网络与新媒体、人工智能、食品科学与工程6个专业。具体情况如下:

1.新增专业

2017新增应用统计学专业,主要原因是数学与统计学院原只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和统计学两个专业,为进一步提升数学类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增加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专业数。

2018新增会计学和互联网金融专业,一是因为社会对会计人才和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大,二是学校原有财务管理、审计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希望形成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群。

2019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人工智能、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已获批,未招生),一是因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网络与新媒体、人工智能、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希望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形成专业集群,具体是:学校原有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专业,为适应国家对融媒体发展的新要求,因此整合资源申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校信息工程学院原有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因此申报人工智能专业。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原有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等专业,因此申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停招和间招专业

2017,学校停招统计学专业。统计学专业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学校在其基础上申报了适用范围更广、应用性更强的应用统计学专业并获批。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两个专业的师资一样,也都隶属于数学与统计学院,因此学校2017年停招统计学专业,只招应用统计学专业。2019年学校停招视觉传达设计(中韩合作)专业,主要原因是该专业是教育厅备案的,没有单独的专业代码,教育厅统一要求停招。

2018年,学校间招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原因是:一、应用心理学专业社会需求量较小,就业对口率不高,2017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为61.75%。二、学生报考率不高,2018年的一志愿报考率为61.67%。三、学校现有多个师范类专业,师范类专业需要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作为支撑。综合考虑,应用心理学间隔招生(即招一年停一年,间隔招生)。

三、“十四五”学科建设思路和举措

1.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坚定不移走好环巢湖发展道路,整合优化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构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2.推行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发挥项目引领和示范效应,推进项目规范管理,严把项目质量关,着力建设一批优势学科、高水平研究团队和平台基地等,服务于省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3.实施学科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学科建设分类评价标准,推行学科标准化建设,构建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质量标准体系和执行操作规范,制定科学的学科建设成果界定标准,组建学科综合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学科管理和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