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代码、名称
课程代码:FL2064208 FL2064209
课程中文名称:高级英语(一)、(二)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English I、II
1.2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总学时128学时,本标准适用于四年制英语(师范)专业。
1.3 课程属性
1.3.1 课程地位
《高级英语》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技能培养训练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对英语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影响深远且作用重大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水平。
1.3.2 课程性质
根据全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完成以后,必须继续进行更高一级的英语阅读教学。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低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延伸和发展。
1.3.3 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
高级英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是英语专业的高级语言技能型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在低年级基础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实践能力,并为高年级各门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支持。该体系由研讨课程、高级英语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课程群构成,注重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院构建的高级英语课程体系是基于我校高级英语教学的实际与对学生的需求分析,以国内外高级英语教改的最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高级英语课程体系四部分前后衔接,缺一不可。
研讨课程旨在使三年级学生学习高级英语初始就明确高级英语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高级课程教学计划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第二课堂活动等,掌握高级英语学习策略与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高级英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是英语专业的高级语言技能型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在低年级基础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实践能力,并为高年级各门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拓展课程主要由《高级英语写作》、《英语演讲》、《实用翻译》、《跨文化交际》、《快速阅读》、《语料库辅助语言学习》、《实用英语语音》等课程构成的选修课程群,拓展课程的设置与高级英语课程相辅相成、有机衔接,实现了英语专业技能培养和水平提高的深化和延展。
综合课程立足于本专业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或继续深造的要求、以任务为导向,按项目形式展开,以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素质为重心,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弥补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实际工作能力之间的差距,突出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教学设计
2.1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本课程积极服务于“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发扬本课程注重英语语音语法等基本知识传授优良传统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批评、论辩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上,放在学生用英语解决专业方向(教学、翻译、写作)能力培养上。
2.2课程设计思路
高级英语课程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依据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加大对听、说、写等产出技能的训练强度和考核比重,为学生真正具有国际交流能力打下厚实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在帮助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文际为目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最大限度地超越课堂和语言学习的限制,尽可能地拉近课堂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英语交际本领,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充分运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创建客观高效的考核评价模式。对学生能力的评估实行具有综合性和全方立性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考核学生学习情况。
3.课程目标
3.1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本课程积极服务于“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发扬本课程注重英语语音语法等基本知识传授优良传统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批评、论辩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上,放在学生用英语解决专业方向(教学、翻译、写作)能力培养上。本课程通过对原著或原著片段的系统学习和研究,通过读、写、译的强化训练,通过对不同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展开、作家意图、篇章结构、文体风格、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分析、赏析和评论,旨在大幅度提高学生词汇学、语言学,文体学、修辞学知识和翻译与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系统的深层结构的认识,语篇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2具体目标
3.2.1知识目标
(1)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句法、修辞、语篇等基本语言知识。
(2)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差异。
(3)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与交际策略。
3.2.2能力目标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和一般性题材的英语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 语速为每分钟12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与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 能读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8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型问题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般性写作任务,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30分钟内写出120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
3.2.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语言综合技能的训练和实际运用,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交际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最终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基础知识、语言技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来说明、处理日常工作中的事情,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工作时继续学习英语的需要。
4.内容标准
4.1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21世纪英语专业人的培养目标: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从事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三种知识结构的拓宽、三种能力的培养和三种素质的提高构成了英语人才培养、英语教学改革和英语专业学生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总框架。本课程的重点是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和拓宽英语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提高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4.2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的内容体系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作品、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据课程内容自身特点分成七大部分:
(1)词汇:巩固构词法以及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提高同义词辨义、英语释义的能力;加强说写表达中词汇准恰当应用的能力。
(2)阅读:顺利阅读语言难度较高、内容广泛、体裁多样的文章;掌握文章的中心大意和主题;辨别文章的事实细节;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分析、推理、判断和概括;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欣赏文章中的幽默、讽刺、夸张、含蓄、比喻、象征等各种修辞手法;分析文章的语篇类型和篇章结构;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150词。
(3)听:听懂题材熟悉、内容广泛、正常语速的英语讲话、广播、演讲等,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
(4)说:就各种熟悉的话题进行口头交际,表达思想。讲话比较流畅,语音基本正确、语调自然。
(5)写:能写出所学课文的提纲和摘要;能在半小时内就一定的话题、提纲、表格或图示写出180—200词的短文;能写报告、评论、发言稿和日常应用文等。内容完整,文理通顺,表达清晰。
(6)译:能将所学文章译成英语。内容完整,译文达意,语言通顺。
(7)文化背景知识理解的能力:尽可能广泛地了解语言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逐步培养对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敏感性。
(8)资料查阅的能力:学会利用各种高级工具和网络资源查阅课文相关的资料。
4.3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组成员们进行多次集体讨论与论证,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对《高级英语》课程目标进行了定位:即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实践能力。基于这一定位,我们主要选用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张汉熙版《高级英语》一、二册(第三版重排版)作为英语本科专业三年级的高级英语教材。在此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参考了众多的资料来源,以使课程尽可能拓展教学内容。
表1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单元名称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建议学时 |
1 | Book 1 Lesson 1 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 学习记叙文的特点及写作技巧,了解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掌握面对灾难应采取的态度和应急措施以及怎样进行灾后重建。 | 10 |
2 | Lesson 2 Hiroshima---“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 | 搜集广岛原子弹轰炸事件的历史资料,分析日本遭轰炸的原因、后果及影响等,了解日本有关城市战后重建的情况。 | 10 |
3 | Lesson 3 Blackmail | 搜索材料,研究作家Arthur Hailey的代表作品及其小说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等。 | 10 |
4 | Lesson 4 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 | 要求了解80年前发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那场“猴子审判”所牵涉到的有关《圣经》、原教旨主义、“神创论”和“进化论”等背景知识,收集材料,加以分析。 | 12 |
5 | Lesson 6 Mark Twain---- Mirror of America | 搜索关于马克·土温的生平、主要作品、写作特色等的材料,研究马克·土温小说的幽默。 | 12 |
6 | Unit 7 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a | 通过收集资料和观看电影The Color Purple,了解美国作家Alice Walker的生平、主要作品、写作风格等。 | 10 |
7 | Lesson 12 Ships in the Desert | 了解目前全球的气候变化,了解作者对全球气候变化原因的分析以及作者为改变人们对于全球气候的观念做出的贡献。 | 12 |
8 | Lesson14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 S. S. R. | 通过观看影片《伦敦上空的鹰》以及丘吉尔演讲音频节选和电影剪辑的方式,了解丘吉尔生平及其演讲的特点。 | 10 |
9 | Book 2 Lesson2 Marrakech | 学习说明文的特点及写作技巧,了解作者从多个角度阐述殖民主义对土著民族的剥削及造成他们悲惨生活的根源,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掌握怎样展开说明文,应用举例法来阐述主题。 | 12 |
10 | Lesson 3 Inaugural Address by John F.Kennedy | 学习演说的特点及技巧,了解肯尼迪以不同的强调来号召同盟及警告敌人,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掌握怎样进行演说以达到自己的不同目的,通过语气及说话口吻的改变来引起听众的共鸣。 | 10 |
11 | Lesson 4 Love is a Fallacy | 学习记叙文的特点及技巧,了解作者怎样达到把深奥的哲学理论通过简单的故事叙述来阐述清楚。 | 10 |
12 | Unit 9 The Loons | 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及文化背景知识,掌握词汇及语言点,学习修辞、文体、语篇知识和写作技巧,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 10 |
表2实践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实践类型 | 主要内容 |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或能力标准 | 学时 分配 |
1 | Lesson1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听力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2 | Lesson 2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3 | Lesson 3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改错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4 | Lesson 4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翻译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5 | Lesson 6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写作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6 | Lesson 7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综合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7 | Lesson12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听力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8 | Lesson 14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9 | Lesson 2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改错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10 | Lesson 3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翻译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11 | Lesson 4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写作专项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12 | Lesson 9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综合训练 | 熟练掌握 | 8 |
5.实施建议与要求
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和个体差异,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5.1师资条件
本课程组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是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学缘合理;以骨干教师为主体,以优秀青年教师为后备生力军的以老带新的教学团队。本课程团队所具备的优越条件是顺利完成课程建设既定目标,并使本课程具有强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力保障。
5.2教学资料
该课程教材选用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三版重排版),该教材曾于1988年和1996年两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经过十余次再版印刷,是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的权威教材。何其莘主编的《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外研社)及《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等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并结合本学科发展的科研动态和最新成果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教材。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我们还推荐CCTV Channel 9、BBC、VOA、TED、《中国日报》、《今日中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中外著名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报刊杂志作为学生课后扩充材料使用。
5.2.1使用教材
高级英语第一册(第三版重排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高级英语第二册(第三版重排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5.2.2主要教学参考书
(1)Cook, Guy.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 [M]. Prentice Hall, 1995.
(4)Stern, H.H.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5)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Harlow: Longman, 1996.
(6)高一虹.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何其莘.文化透视英语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8)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9)李观仪. 新编英语教程5-8 册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0)孙有中.西方思想经典导读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1)文 军.《英语修辞格词典》[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5.3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研室主任负总责,课程组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基本流程包括:①成立课程组,②教学准备,③课程教学,④辅导答疑,⑤课程考核,⑥总结反馈。每周安排2次课,即4学时。具体实施如下:
(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语言不能脱离文化。任课教师充分利用学术期刊、互联网等教学资源,不断更新语言知识,充实文化背景知识。
(2)高级英语是一门综合技能课,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活动,“以学生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是教师备课、授课中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同时辅以对比法,引导学生比较中英文修辞、文体等的异同,从语言学的角度自觉地进行汉英对比,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习得。
(3)探索使用体裁教学法,引导学生对不同材料的体裁和风格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思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阅读欣赏和写作训练。
(4)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积极运用任务教学法、交际法,认知法,加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5.4教学方法
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开展了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优化外语学习环境,通过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外语的机会。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探索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步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光盘资料中心以及多媒体自修中心,为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在几年里,课题组成员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采用篇章教学法、体裁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目的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采用课题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课件制作和演示报告、辩论等多种形式,把课堂学习和学生的第二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收到了良好效果。
5.5 课程考核与建议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4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60%,形成性评价突出平时考勤、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终结性评价突出理论考核,分阶段进行考核,根据知识段的分量和重要程度,团队教师讨论决定权重;
(2)形成性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完成情况、平时作业、课堂操作情况等;
(3)口头考核与书面考核相结合。
表3 考核成绩表
姓 名 |
| 班 级 |
| |||
学 号 |
| 专 业 |
| |||
考核类别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 | 单项成绩(百分制) | 权重 | 考核结果 |
形成性评价 | 1 | 平时出勤、考勤 | 点名等 |
| 0.1 |
|
2 | 课堂表现 | 课堂回答问题 |
| 0.1 |
| |
3 | 英文原版书目阅读 | 撰写读书笔记 |
| 0.1 |
| |
4 | 课程小结 | 小论文 |
| 0.2 |
| |
5 | 词汇句法 | 随堂听写 |
| 0.1 |
| |
6 | 查阅相关的背景知识 | 制作PPT与口头呈现 |
| 0.1 |
| |
7 | 翻译、释义 | 课后练习 |
| 0.1 |
| |
8 | 课文微视频 | 小组互评 |
| 0.2 |
| |
过程考核总成绩 |
| |||||
终结性评价 | 1 | 理论考核(闭卷考试) |
| |||
最终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