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师范类专业建设任务清单

发布时间:2022-06-10浏览次数:371


巢湖学院师范类专业建设任务清单


1中学教育专业建设任务清单(硬指标)

维度

监测指标

参考标准

专业现状

建设任务

课程与教学

1

教师教育课程学分[1]

必修课≥10学分

总学分≥14学分

必修课15.5学分,选修课6学分,总学分21.5学分

继续优化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2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10%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44.5学分/总学分167 =26.65%

 

3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50%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19.5+32.5+35+693学分/总学分167 =55.69%

继续调整学科专业课程设置

合作与实践

4

教育实践时间 [2]

≥18

18

增加教学技能的实训时间

5

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3][4]

≤20:1

学校有统一的教育实践基地

继续加大优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力争每年增加1-2个新的实践基地。

6

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

双导师数量充足

校内有见习指导教师,每位教师带6名左右的师范生,校外实习有实习指导教师

继续加强双导师制的实施

师资

队伍

7

生师比[5]

≤18:1

现有在校生(16-19级)632/教师(专任教师28=22.57%

 

生师比达标需要36位教师,需要增加8位教师。

8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

2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3位(柯应根、周建华、杨晓燕、吴兵、张晓冬、潘爱华),外聘中学教师2

加大校外中学高级教师的聘任力度,力争再外聘2-3名中学高级教师,外聘教师应该有学校财务工资流水。引进学科教学论教师1名。

9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8]

学校平均水平

高级职称8名(教授3人(其中田平教授1912月退休),副教授5人)/专任教师28=28.57% 。高级职称教师急缺

按照生师比达标测算,8(现有高职称人数)/36(生师比达标教师数)=22.22%

低于学校31.11%的高职称比例,达标还需高级职称教师5人。加大引进高职称教师力度和内部培养的政策性支持,职称评审向外语教师适当倾斜。

10

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9]

≥60%

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3/专任教师28=82.14%

加大引进博士力度,对外国语学院教师外出攻读博士学位给予支持。

11

中学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10]

≥20%

中学兼职教师尚未安排课程,只是来进行讲座和实习指导

让外聘中学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来,安排2名外聘教师进行选修课教学。

12

教师教育课程教师中学教育服务经历

一年

有多名教师在中学挂职锻炼。多名教师有中学从教经历。

与区域内的中小学加大合作力度,力争5-10名教师在未来3年内在中小学挂职锻炼。

支持

条件

13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1][12][13]

≥13%

201838.78/775.07=5.00%

加大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满足最低比例要求。

14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学校平均水平

793.05元低于学校平均水平1,676.02

加大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5

生均教育实践经费[14]

学校平均水平

2259.30元高于学校平均水平264.2

 

16

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15]

≥30

135.2699

分年度图书馆每年继续购买英语教学方面的最新中英文图书。

6个实习生配备中学学科教材≥1

实习生没有配备中学英语教材,自己准备的相关中学英语教材

按照师范认证要求,购买中学英语教材100套,从七年级到高二每个年级每学期10套。

17

微格教学、语言技能、书写技能、学科实验教学实训室等教学设施

现有4个语音室,1个口译实验室,但没有相应的微格教室、教师教学技能实训室

新建微格教室1-2个,教师教学技能实训室1个,VR外语沉浸式教学实训室1个。

学生发展

18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

95%

继续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

19

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

≥75%

47.79%

制订政策性奖励,认定学分,加大学生参加教资考试的笔试和面试辅导。

20

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

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

毕业生进入培训机构和私立中学从事教育工作的比例为42.48%

加强学生的教育情怀培养,邀请中学英语教师开设讲座,鼓励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

 

2: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任务清单(硬指标)

维度

监测指标

参考标准

专业现状

建设任务

课程与

教学

1

教师教育课程学分[1]

必修课≥44学分

总学分≥64学分

 

 

2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10%

 

 

3

支撑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相关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0]

≥20%

 

 

合作与

实践

4

教育实践时间[2]

≥18

 

 

5

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3][4]

≤20:1

 

 

6

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

双导师数量充足

 

 

师资

队伍

7

生师比[5]

≤18:1

 

 

8

专任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比例[6]

≥60%

 

 

9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8]

学校平均水平

 

 

10

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9]

≥60%

 

 

11

幼儿园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10]

≥20%

 

 

12

专业教师幼儿园教育服务经历

一年

 

 

支持

条件

13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1][12][13]

≥13%

 

 

14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学校平均水平

 

 

15

生均教育实践经费[14]

学校平均水平

 

 

16

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15]

≥30

 

 

6个实习生配备教师教学参考书≥1

 

 

17

保育实践、实验教学、教学技能训练、艺术技能训练(舞蹈、美术、钢琴等)等教学设施

 

 

学生发展

18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

 

 

19

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

≥75%

 

 

20

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

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

 

 

3:师范类专业建设任务清单(软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存在的问题

建设任务

1.培养目标

1.1目标定位

调研论证不够细致全面,缺少政府主管部门、专业师生、毕业生代表等参与培养目标的论证,

 

加大与中学和教育机构的联系,要有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大学管理部门、专业师生、毕业生代表等参与论证目标定位,要符合国际中学教师培养的新趋势,密切关注中学教学尤其是教学改革发展和人才需求动向,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依托就业市场方向做出调整和改动。

1.2目标内涵

部分目标内涵表述不够准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贯彻学校和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坚持教学原则的思路和措施不够具体。

继续细化目标内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培养目标分解中如何具体落实学校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原则,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措施和保障。

1.3目标评价

目前培养方案的参与人员还不够全面,缺乏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评价结果,缺乏评价的合议机制,缺乏对培养目标制定过程和质量的有效监控。

尽快建立对于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的多方合议机制,定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健全与完善培养方案评价体系和制度

2.毕业要求

2.1师德规范

毕业要求中部分表述不够严谨;目前没有师德质量评价与考核标准

 

“中小学”字样换成“中学”;系统构建师德规范养成体系,制定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师德质量评价与考核标准,并对2020毕业生进行师德规范考核

2.2教育情怀

部分学生职业认同感不够强,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数不足一半。

通过讲座和选修课程,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加大向学生宣传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将教育情怀养成纳入师德质量标准考核体系

2.3学科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为:

保教知识)

学科素养不够细化,对培养目标相关定位的支撑不够;部分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投入不够,导致语言基本技能和教学技能水平不高;另外课程模块整合力度与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

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鼓励采用基于内容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2.4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为:

保教能力)

部分表述不够严谨;缺乏师范生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培养质量标准考核体系学生教学研究能力欠缺。

 

 

“中小学”字样换成“中学”;制定并完善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培养质量标准,加强考核;增加教学研究在课程中的比重。

2.5班级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为:

班级管理)

没有班级指导能力培养质量标准考核体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有实习时才有班主任经验,另外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学活动不够。

建立班级指导能力培养质量标准考核体系;与实习基地联系,分批次提前让学生每月一次参与到班级指导中。

2.6综合育人

学生对综合育人的理念理解不够,不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中育人理念的渗透,制定并完善考核标准。

2.7学会反思

课程教学内容中反思性内容不够学生反思意识不强,缺乏一定的反思方法和反思技能训练。

增加课程教学过程中反思性内容,通过提供适当的教学问题或教学实例等,为学生创设反思情境适当增加考试试题中反思问题的设计

2.8沟通合作

课程偏重讲授法,学生课内外小组合作学习不足;缺少跨年级、跨课程沟通与合作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注重讨论式、研究式等方法的结合与使用,增加学生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的机会

3.课程与教学

3.1课程设置

由于学时、学分限制,英语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难以兼顾。

在保证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前提下,通过多渠道提高教师教育课程和英语专业课程的效率,加强课外训练。

3.2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支撑作用不够明确;部分课程理论比例偏高,实践类课程偏低。

优化课程结构,加速课程群建设,提高部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3.3课程内容

部分课程在内容更新、吸收学科前沿知识方面不足,课程内容还是较传统的知识型,缺少实践性强的内容。

加速课程内容整合,尝试把语音课和口语课整合,阅读课和写作课整合等;加大英语教学方向的选修课程开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课程研讨,参与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学术活动;选用最新出版的英语专业教材和教师教育教材;提高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购买中学英语教学案例。

3.4课程实施

大部分课程教学大纲没有按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进行更新和补充;课程教学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缺少学生中心和成果导向意识;部分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加强教师交流、教学研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智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严格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最新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3.5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以概括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为主,缺乏量化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根据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评价方式和内容,利用网络进行及时有效的课程评价反馈。

4.合作育人

4.1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尚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广度和深度不够缺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效的政策支持,没有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要利用科研优势加强相关研究,争取政府出政策、资金支持,实现大学中学互利双赢;设计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吸引中学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中来;优秀本科生到中学顶岗实习;加大资金投入,让更多优秀中学教师进本科生课堂

4.2基地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为:

实践基地)

缺少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来保证实习基地持续改进;部分实习基地迫于升学考试压力,对实习工作和实习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总体实习质量不高。

 

鼓励支持高职称的英语专业教师积极与中学一线教师合作开展教研工作,促进实习基地中学在教学研究方面的提升;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提高资金支持来保证实习基地持续改进

4.3实践教学

缺少符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理念的教育实习大纲缺少客观有效对标全面评价师范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按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理念研《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师范)本科教育实习大纲》设计符合师范认证标准理念的师范生实习实践各环节客观量化评价方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4导师队伍

校内外指导教师未必都会尽心尽责按学院规定的指导环节、内容和标准及时予以有效指导学校缺少专门制度与措施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

加大“双导师制”的考核,纳入绩效考核,加大对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并鼓励、支持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学期到实习基地合作开展教研教改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指导教师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解除聘任。

4.5管理评价

现有的评价主观性较强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评价手段的客观有效性不够

制定和完善符合师范认证标准理念的师范生实习实践管理工作客观量化评价机制。

5.师资队伍

5.1数量结构

专任教师数量不够,生师比超过认证合格要求,博士比例以及高级职称人数距离达标要求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继续加大外引内培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者的比例,实现博士学位零的突;完善兼职教师的聘任和管理制度,加大经济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5.2素质能力

专任教师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待提高;对学生职前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力度不够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多参加国内各种研修和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

5.3实践经历

专任教师深入中学一线教学的渠道有限,专业教师实践开展情况不够理想

积极开拓建设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合作开展中学英语学科教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研究形成高校和中学的协同发展共同体

5.4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中,高职称师资比例较低,增长较慢,还没有博士;大部分专任教师科研和教研都比较薄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另外高校与中学协同发展不足高校师范教育与中学教学实际有所脱节

改进现有的职称评定机制,对英语专业教师从政策上进行倾斜,增加教学类高级职称的申报,对申报者适当降低科研要求;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出去读博。

6.支持条件

6.1经费保障

专业建设经费不能满足师范生培养需求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只有5%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低于学校平均水平

开展多种渠道办学,筹措更多经费投入英语专业(师范)建设;加大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满足师范认证的最低比例要求

6.2设施保障

学生实训实践场地和设施不足,没有相应的微格教室、教师教学技能实训室等,另外语言实验设施和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争取学校更多设施设备建设,拓展教学实践和实训场所,加快建设微格教室1-2个,教师教学技能实训室1个,VR外语沉浸式教学实训室1个;不断更新教学设备,特别是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

6.3资源保障

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图书资源和课程资源,尤其是中学教学案例课资源严重不足。

 

 

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图书资源和课程资源;鼓励本专业教师开发新型课程资源,建设在线课程、微课及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每年购买最新教学案例资源,不断更新资源类型和容量。

7.质量保障

7.1保障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未充分体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师自评、学生信息员评教、上课学生评教、教学督导评教、同行评教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

7.2内部监控

对收集到的数据的分析处理深度、广度不够部分培养目标(如师德、教育情怀等)的达成度评价缺少有效的量化手段

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定期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

7.3外部评价

多元社会评价机制建立不完整,未能与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有机结合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缺少定期评价

加大毕业生第三方跟踪调查机制努力推动多元社会评价机制的完善充分利用网络对毕业生及其家长发放培养目标达成度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

7.4持续改进

缺乏持续式、跟踪式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大规模信息收集与分析。

成立外国语学院质量评价工作组,专门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英语专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8.学生发展

8.1生源质量

缺乏新生入学考核环节,缺乏综合性评价录取方案;缺乏吸引志愿从教、素质良好的优秀生源制度和措施

 

增加新生入学考核,考察考生专业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选拔适合中学英语教师职业需要的学生;制定吸引愿教乐教的优秀生源制度和措施

8.2学生需求

学生对师范生政策认识不足,无法形成良好的专业认知,同时对师范生的个性化需求了解手段不足,部分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不足。

引导师范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关注师范生从教心理的变化,培养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知识与探究教学技能在课程学习中的地位,开设实用性的英语教育课程。

8.3成长指导

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学业导师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继续加大学业导师的指导,加强学业帮扶,实现全面的多元化的学业指导。

8.4学业监测

学业预警制度主要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考核前提,没有综合考量学生的素质培养形成性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内容较少且比较单一

改革学业预警制度,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利用网络大数据,构建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8.5就业质量

学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不够了解,就业质量一般;缺乏鼓励学生从教、支持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制度与措施。

在现有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更为广泛和持久的跟踪记录,使就业数据真正为学院今后的人才培养服务;制定鼓励学生从教、支持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制度与措施

8.6社会声誉

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实效性不足内容单一

 

拓宽跟踪回访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加大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