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英语教研室参加“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前沿高端论坛”

发布时间:2022-07-18浏览次数:365


为了进一步学习领会本土化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推进英语专业建设,提升育人质量,师范英语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于7月12日全天线上参加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前沿高端论坛”。

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致开幕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张剑教授和外研社常小玲副总编辑分别致欢迎辞。

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美国密西根大学Diane Larsen-Freeman教授聚焦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和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指出语言学习是动态的、循环的非线性过程,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意义构建,主动选择、改变和使用语言模式来适应所处语境。Diane Larsen-Freeman教授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运用系统思维分析中国外语教育环境,包括微观层面的个体学习者、中观层面的外语课堂和宏观层面的教育政策和实践。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Matthew E. Poehner教授聚焦社会文化理论,从辩证逻辑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解释了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基础。Matthew E. Poehner教授介绍了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教育中的应用,并结合其近期研究案例讲述了发展导向的教学方法“概念依托语言教学”(Concept-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和“动态评估”(Dynamic Assessment)教学的实施、组织过程及研究结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围绕“外在学术语言和内在学术语言”,论述了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理论的构建,指出外在学术语言涉及学者产出学术成果所呈现的口语和笔语;内在学术语言涉及学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依赖的语言及语言所代表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同时,文秋芳教授结合自身发展经历,阐释了研究者自我内在学术语言发展变化的历程及其反思,并以“产出导向法”理论的构建及发展为例,讲述了其在内/外在学术语言平衡互动体系的应用尝试。文教授最后强调,中国学者要创新理论,一定要冲破内在学术语言以英文为主的局面,超越以英文为载体的西方学术概念,重新构建平衡互动的内在中外学术语言体系。

    下午的主旨发言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以“为外语教学提质增效的续论”为题,介绍对续论的最新认识,指出续论是一个语言习得观,语言是通过互动、更是通过“续”学会的,语言学习的高效率可由“续”实现。续论是建立在外语学习和课堂教学观察之上的理论升华,续”将语言理解与内容的动态表达紧密结合,能够提高外语学习效率,为实现内容依托式教学或内容语言融合教育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手段,王教授最后结合具体教学方法,展示了如何在在教学中注入“续”元素。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以“从外语教学走向外语教育:新时代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发展”为题,展示了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发展,指出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已全面迈入核心素养时代。王蔷教授指出,新时代的中小学英语课程将着力解决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的问题,使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中外优秀人文和科学知识,充盈文化底蕴,涵养内在精神,形成良好品格,更重要的是助力其态度养成和价值塑造,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结合“新文科”“大外语”“信息技术”和“课程思政”的新时代特征和外语教育背景,阐释了中国特色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及其特征。徐锦芬教授全面解读了中国特色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的特征,并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内容语言融合教育框架图,指出,将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应用于外语教育改革实践有利于解决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内容学习与语言学习分离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用外语表达学科内容知识的能力以及通过外语进一步掌握学科内容知识的能力,符合新形势下各类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莲教授结合现有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和中国哲学传统,从认知、情感本源相依,辩证统一的视角解读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讨论,张莲教授认为,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于个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持续互动中,呈历时动态特征;教师个体的情感体验承载了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和结果,决定着环境对教师的自我和专业的认知,体现了认知与情感的同源一体,个体主观能动选择的方式体现情感体验对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的调节作用。

   本次高端论坛,是当前新时期外语教育迎来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下,外语教育专家深入思考外语教育如何对接并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参与全球治理,外语教育自身如何提高效率、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解决我国外语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及前沿研究的一次重要的论坛,为今后的本土化外语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文、图/周华   审/柯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