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英语教研室参加“首届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与教材建设高端论坛”

发布时间:2022-08-30浏览次数:314

8月27日,师范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线上参加“首届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与教材建设高端论坛”,该论坛由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课程与教材委员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

午的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为论坛致辞。随后,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作了题为“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材建设”的主旨报告,阐述了新文科的内涵与新外语建设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优秀外语教材建设引领教学改革。

接着,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作了题为“外语课程教材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评价标准”的主旨报告,回答了身处“乌卡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究竟要为未来设计什么样的教育、为面向未来的课程编写什么样的教材这样的问题,教材建设要围绕“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这十二个字展开。梅德明就教材质量的评价标准提出五个基本原则——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选择性。

紧接着,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程晓堂教授作了题为“英语教材种融入本土文化的策略”的主旨报告,生动地阐述了如何在英语教材中融入本土文化,帮助英语教学真正地实现“走出去”,指出教材内容要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现象,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培养文化意识;教材既要包括传统文化,也要包括现代和当代文化;教材要注重联系学生自己的文化经验、认知、情感。

最后发言的是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报告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文科课程变革”,她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新文科课程的系统化变革和结构化创新。

下午的论坛由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两个环节组成。首先进行的是主旨报告环节,第一位发言的是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博士,报告题为“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一场深刻的变革”,探索了新文科课程思政的发展历史和脉络,以及课程思政与新文科教课程的关联,他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在学校落地生根至少要经历政策、规范、文化三个层面,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趋势的转变,一种教育立场的坚定,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回归。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高校外语教材建设路径”的主旨报告,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外语教材建设的内涵和建设路径,徐锦芬从教材建设的思政性、跨学科性和智能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外语教材建设,提出以思政内容丰富的教材为载体,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建设思路。

第三位发言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筱一教授,她作了题为“新文科、课程思政与外语教材建设的新理念”的主旨报告,阐述了课程思政、新文科与外语教材的更新迭代,以及现阶段外语教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圆桌论坛环节,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南京大学何宁教授、浙江大学李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欣教授先后发言,就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教材补位问题、英语口语教材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玉社长做闭幕讲话。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外语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热点,而课程与教材更是外语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经过一天的学习,师范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对于《国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如果利用好教材以及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有了更多思考,表示将牢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教材观,秉承科学融合的理念,在师范专业认证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质量。

                           (文、图/ 赵雅芸  审/余荣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