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文,女,安徽芜湖人,化材学院 15生物制药专业学生,中共党员,2019年考取华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研究生。曾任化材学院科协部长,同时兼任学生会副主席一职。2015-2016年度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16-2017年度荣获国家奖学金;曾获巢湖学院“三好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化材学院科协‘先进个人’”、“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称号;2017年第三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省级铜奖;2018年“创青春-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省级铜奖。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初见大学,和众多学生一样,怀揣着一份执着和梦想来到了巢湖学院,面对各大组织的招新,我很积极的向组织投入简历,进入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并在化材科协担任化材学院科协(现并入学生会)负责人,参加各种赛事,在ppt制作、演讲和策划书撰写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校青志联也参加了很多的志愿活动,如:走进敬老院、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等。采访董文文学姐时小编问道,参加这么多活动不累吗?她说:“累,但是很充实!
其中,她谈到她第一次参与的省级比赛,“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那是她第一次走出校门参加省级比赛,印象深刻。她说:“只有出去了,才知道自己和同龄人的差距有多大;不要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沾沾自喜,只有走出去,遇到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知道面临的竞争有多大。”之后,她开始着重参与省级比赛,如挑战杯和安徽省互联网+赛事等。大二下学期,她开始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跟随老师做实验,从省级大创,再到国家级大创,这些科研项目让她深刻理解做科研的不容易,从查找文献开始,她一步一步不断成长。在这里,她说,如果参加一个科研项目,一定要坚持下去,要做出结果,最好可以自己发表论文,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与自己长时间的努力。
大三上学期,董文文开始制定自己的考研计划。考研是个很艰苦的过程,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成功。对于我们学院未来的考研学子,她告诉我们“选择很要!”考研,是个不同于高考的博弈,在大数据时代,考研之人不计其数,学会选择很重要。她以自己为例,之所以选择华东理工大学,一方面是因为该学校在上海,属于一线城市;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不接受调剂,也没有校内调剂,保护学生的志愿,复试也比较公平,不会出现排外现象,是个值得信任并不断奋斗的学校。其中,向直系的学长学姐收集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仅会帮助你们的专业课,也会予以你一些考研的经验与方法。曾经她也收到过学姐热情的指导,也表示会很乐意给有需要的同学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考研的过程是十分困难的,为了有个好的自习位置,无论寒暑,每天早上四点就要起床去图书馆自习,长此以往,身体可能会受到伤害,所以她建议我院学子如果想要考研,要找到自己的考研小伙伴。她就是组建了七个人的考研小队,每个人一个星期轮流去图书馆占位,这样既可以不那么辛苦,也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而且,如果在考研期间遇到瓶颈,小伙伴们可以在一起交流交流心得,聊聊天,放松放松自己,让考研生活不用那么枯燥无趣。
相信将来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时间易逝,且行且珍惜。
辅导员小剧场:
老师:大学会是一个染缸,自己是什么样的颜色,在于自己的选择。那么你,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我?我想带走一片蔚蓝,那是天空的颜色,可以驰骋翱翔;我想留下一抹橘红,暖暖的色调,提醒自己,常‘回家’看看。
小编:
在简单的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学姐给我感觉就是那种自信、开朗、果敢又积极向上的人,她提到,在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遭遇外婆离世,在巨大的悲伤和压力中,她一边安慰家人一边压制住内心的难过认真备考。对于大学生活和未来,她从未迷茫,而且一路向前,坚定目标。“相信将来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期待学姐在以后的生活中,披荆斩棘,前程似锦。(文/张媛媛 图/张媛媛 审/张继山)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初见大学,和众多学生一样,怀揣着一份执着和梦想来到了巢湖学院,面对各大组织的招新,我很积极的向组织投入简历,进入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并在化材科协担任化材学院科协(现并入学生会)负责人,参加各种赛事,在ppt制作、演讲和策划书撰写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校青志联也参加了很多的志愿活动,如:走进敬老院、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等。采访董文文学姐时小编问道,参加这么多活动不累吗?她说:“累,但是很充实!
其中,她谈到她第一次参与的省级比赛,“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那是她第一次走出校门参加省级比赛,印象深刻。她说:“只有出去了,才知道自己和同龄人的差距有多大;不要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沾沾自喜,只有走出去,遇到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知道面临的竞争有多大。”之后,她开始着重参与省级比赛,如挑战杯和安徽省互联网+赛事等。大二下学期,她开始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跟随老师做实验,从省级大创,再到国家级大创,这些科研项目让她深刻理解做科研的不容易,从查找文献开始,她一步一步不断成长。在这里,她说,如果参加一个科研项目,一定要坚持下去,要做出结果,最好可以自己发表论文,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与自己长时间的努力。
大三上学期,董文文开始制定自己的考研计划。考研是个很艰苦的过程,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成功。对于我们学院未来的考研学子,她告诉我们“选择很要!”考研,是个不同于高考的博弈,在大数据时代,考研之人不计其数,学会选择很重要。她以自己为例,之所以选择华东理工大学,一方面是因为该学校在上海,属于一线城市;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不接受调剂,也没有校内调剂,保护学生的志愿,复试也比较公平,不会出现排外现象,是个值得信任并不断奋斗的学校。其中,向直系的学长学姐收集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仅会帮助你们的专业课,也会予以你一些考研的经验与方法。曾经她也收到过学姐热情的指导,也表示会很乐意给有需要的同学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考研的过程是十分困难的,为了有个好的自习位置,无论寒暑,每天早上四点就要起床去图书馆自习,长此以往,身体可能会受到伤害,所以她建议我院学子如果想要考研,要找到自己的考研小伙伴。她就是组建了七个人的考研小队,每个人一个星期轮流去图书馆占位,这样既可以不那么辛苦,也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而且,如果在考研期间遇到瓶颈,小伙伴们可以在一起交流交流心得,聊聊天,放松放松自己,让考研生活不用那么枯燥无趣。
相信将来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时间易逝,且行且珍惜。
辅导员小剧场:
老师:大学会是一个染缸,自己是什么样的颜色,在于自己的选择。那么你,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我?我想带走一片蔚蓝,那是天空的颜色,可以驰骋翱翔;我想留下一抹橘红,暖暖的色调,提醒自己,常‘回家’看看。
小编:
在简单的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学姐给我感觉就是那种自信、开朗、果敢又积极向上的人,她提到,在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遭遇外婆离世,在巨大的悲伤和压力中,她一边安慰家人一边压制住内心的难过认真备考。对于大学生活和未来,她从未迷茫,而且一路向前,坚定目标。“相信将来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期待学姐在以后的生活中,披荆斩棘,前程似锦。(文/张媛媛 图/张媛媛 审/张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