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于润德楼北105室举办“元素之声”学术论坛——专题二:资源回收与处理,报告会由化学工程与工艺系主任李川副教授主持,丁力、李川、黑金培、付绪兵、刘叶峰和许庆升六位博士分别做学术讲座,相关专业本科生聆听了报告。
论坛上,六位博士围绕主题带来了最新学术成果分享。丁力博士聚焦稀土资源循环利用,深入剖析多种液态阴极熔盐电解提取稀土金属 Ce 的方法,通过研究电极特性对电解反应的影响,为稀土资源高效回收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引。李川博士从生物柴油碳烟资源化切入,提出将碳烟转化为固体润滑材料的创新思路,详细讲解通过诱导石墨化制备洋葱状碳纳米颗粒的技术,其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为尾气碳烟高值化利用开拓新方向。黑金培博士针对锂离子电池回收产业,分析其必要性并对比物理分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等主流技术优劣,提出智能化分选和产业链协同的未来发展策略。付绪兵博士结合自身经验,围绕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关键问题展开探讨,强调开发绿色浸出溶剂的重要性,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思路。刘叶峰博士分享了钨钼化合物材料构筑及燃油脱硫性能研究成果,创新采用共价结合法负载 POMs 催化剂并调控结构,突破传统加氢脱硫技术瓶颈。许庆升博士则另辟蹊径,介绍从酸性矿山废水中回收催化剂降解诺氟沙星的研究,实现矿山中和污泥资源化利用,为水污染控制与固体废物资源化研究带来新启发。在互动环节,现场学生积极踊跃,围绕稀土回收、电池贵金属提取等专业问题与老师们展开深入探讨。老师们还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就学生关心的科研学习规划、学科竞赛及专业学习等话题展开热烈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
本次“元素之声”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起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师生带来资源回收与处理领域的新视角、新思路,更为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贡献智慧。后续“元素之声”论坛将聚焦新能源与催化材料、聚合物材料等领域,持续开展系列讲座活动,助力学院在学术创新与学科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文、图/许庆升 初审/蔡昌武 复审/李川 终审/王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