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干扰,线上教学的欠缺,这段时间以来孩子们学习、生活都严重受到影响。为改善孩子们假期的学习状况,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把农村建设的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8月13日至8月18日,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Σ”成长课堂团队,开展为期6天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通过线上教学和课业辅导形式对”一院一镇一品“对接的同大镇孩子和志愿者家乡所在地孩子们,辅导内容为疫情防控、心理健康和数学趣味知识科普等,旨在提高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的同时,改善假期孩子们的学习心理生活状况。
8月13日,“∑”成长课堂正式开课。为了给孩子们上好第一堂课,引领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志愿者们提前精心准备并多次进行课堂演练。第一堂课的内容是趣味数学逻辑推理。结合着PPT的放映,我们的团队成员即上课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何为数学逻辑推理及其方法。随着各个图形推理问题的引入,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住,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亲切辅导,学生们开心配合,整堂课就在这样和谐而愉快的气氛下度过。
8月14日的疫情防控课堂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疫情防控的科学知识,增强预防意识和防治能力,及时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课程开始,志愿者讲师以一段疫情防控视频开场,主要是疫情期间各地一线人员共同抗疫,众志成城的画面。
视频讲解后,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想以及自己在疫情期间所看到的感人事迹。紧接着,讲解老师围绕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进行科普。上课途中,老师抛出多个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基础知识问题,同学们都积极踊跃的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8月15日是“∑”成长小课堂开课第三天,不同于前两天的课题,今天的课题主题是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辅导主要是教育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以及自卑心理,学会欣赏自我和悦纳自我。课程一开始,志愿者讲师导入了一段小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如何让自己学会自信》,老师讲的生动,同学们听的认真。
在接下时间里,主要进行数学中的逻辑推理能力教育和学生暑假作业的辅导。除了单纯的上课之外,志愿者还会带孩子们做一些数学小实验,增强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了解。
暑假三下乡志愿服务的尾声,团队成员们在指导老师管成功的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经历分享会,本团队所有成员用自身经历向孩子们传播志愿服务经历。
志愿服务课程虽已结束,但志愿者们火热的志愿精神不会熄灭,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志愿者们将一直探索并不断前行!(文、图/陈雨婷 审/孙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