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7月9日,巢湖学院“青春赋能 乡约同行”关爱服务团在指导教师冀祥麟的带领下,来到长丰县下塘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老党员走访传魂、红色教育铸情、以手工课堂启智、安全教育护航为主题开展系列社会实践,用青春行动为红色精神传承与乡村儿童教育注入活力,以实际书写助力乡村发展的青春答卷。
精神铸魂:让红色教育浸润童心沃土
7月6日,实践团来到下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地方党史展板介绍基层治理经验。实践团为实践所带来“铭记七七 砥砺前行”系列活动,通过宣讲串联起爱国教育篇章,实践队员以史为纲,带领孩子们回溯历史,让红色记忆照进现实。为深化理解,团队设计“蒙眼砺行”情景游戏,10名儿童模拟红军突围,在协作穿越障碍中,体悟先辈智慧与勇气。活动尾声,《小兵张嘎》的观影引发热议,留守儿童刘小斌在分享会上说:“嘎子哥教会我,勇敢是保护家乡的力量。”彰显红色教育的感染力——让家国情怀,在儿童心中落地生根。
红脉传承:老党员嘱托点燃青春担当
实践过程中,团队重点走访了党龄36年的老党员许爷爷。他讲述早年参与水渠修建、调解邻里纠纷的经历,用一段段扎根基层的故事,传递着信仰的力量。许爷爷紧握志愿者双手叮嘱:“年轻人要学好本事,把党的好传统传下去!”这份跨越代际的红色传承,让青年志愿者深刻领悟信仰的重量,坚定接续奋斗、传承精神的决心。
手工启智:在指尖创意里激活童年潜能
7月4日,志愿者在下塘镇青州社区开设手工课堂。扭扭棒、黏土等材料在孩子们手中变为创意作品:五年级学生王小雨剪出卡通脸型轮廓,用粉色扭扭棒编织“麻花辫”;7岁男孩李浩用黏土捏出恐龙造型上衣,引得同伴争相模仿。“孩子们独立设计的能力远超预期”,志愿者张艺露观察到,手工活动显著提升了儿童的专注力与协作意识,为孩子们打开想象与创造的窗口,引领他们在动手过程中挖掘自身潜能,学会团队协作。志愿者还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业辅导,用彩色便笺纸标记解题技巧,并设置“烦恼树洞”环节倾听心理困惑。
安全护航:以影像力量筑牢防溺屏障
7月9日,团队成员来到下塘镇参与下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助制作防溺水宣传微视频,围绕“识别危险水域”“溺水正确做法”等要点,与“小演员”们一起,通过情景模拟、警示引导,将安全知识转化为直观影像,此次拍摄突破传统宣传模式,以接地气的情景模拟视听说内容,扩大防溺教育覆盖面,为地方暑期防溺水宣传增加“影像防线”。
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志愿者还面向社区开展防溺水宣传。结合暑期安全提示单,向家长普及“远离野泳”等要点,覆盖200余户,将关爱转化为守护生命安全的实际行动,把服务落到基层急需处。
此次实践聚焦“一老一小”需求,以多元形式赋能乡村,传承红色精神,更以青春之力激活基层发展动能。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让“青春赋能”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用实际行动续写温暖篇章,让青春光芒照亮更多基层角落。(文/张艺露、冀祥麟 图/社会实践团队 初审/殷慧敏 复审/郝江锋 终审/陈小波 发布/冀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