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专题】守护童心 一同长大 巢湖学院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赴庐江县同大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8浏览次数:10

青春逢盛夏,实践正当时。711日至723日,巢湖学院“守护童心 一同长大”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在指导老师冀祥麟和谢乙莹的带领下,来到庐江县同大镇,以课程滋养童心,以实践扎根乡土,以镜头记录乡韵开展为期12天的教育关爱行动

七彩课堂润童心 校地携手育新苗

711日,实践团抵达庐江县同大镇刘墩村开启社会实践,为助力乡村儿童暑期成长,精心构建了“七彩课程”体系。该体系以多元色彩串联各项活动,涵盖丰富主题。

红色思想引领课程通过学唱《少年中国说》和制作国旗厚植家国情怀;橙色快乐学习课程借助魔方竞速激发思维与体能;黄色身心成长课程设置“魔法信箱”及心理健康课搭建心灵桥梁;绿色文明生活课程结合动画与实践强化环保意识;青色文化传承课程在剪纸与书法中感受非遗魅力;蓝色科技创新课程用VR探索激发对宇宙和海洋的科学兴趣;紫色艺术素养课程鼓励自由彩泥创作释放孩童想象力。每种色彩课程都紧扣主题,促进儿童多方面成长。

以前假期只能自己一个人写作业,现在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做手工!”刘墩村10岁的李同学开心的说到。在非遗课堂漆扇制作的课堂上,9岁的张同学开心说到:“我要把这把我亲手制作的扇子送给大姐姐,她们教我学会了好多知识。”

多校共建汇合力 共研校际公开课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陆续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大学和合肥师范学院在庐江县同大镇共建的4个支教点,开展跨校交流合作,为其他100余名儿童带来多场别开生面的暑期课堂。以包粽子实践传递端午民俗文化,借民族服饰赏析展现文化魅力,从玩出来的专注力传递快乐学习的理念。

5所高校就此次教育关爱行动展开交流学习,实践团向其他高校团队和地方工作人员分享“七彩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从传统民俗传承到趣味学习方法;同时也积极汲取对方的宝贵经验,比如通过“悄悄话信箱”倾听孩子心声、开展文艺汇演丰富课余生活等做法,都为“七彩课程”的完善提供了新灵感。

躬行田野践真知 家校共育护成长

实践团协助当地民警开展入户走访等活动助力地方筑牢安全防线。防溺水宣传中,配合民警用真实案例讲解危害与施救方法,向孩子分发宣传单、向家长强调监护责任。防诈骗宣传过程中,巧妙的使用情景模拟的形式,协助村民进行切实体会,让安全理念融入家校协作的日常。

720日,暑气正盛时,实践团联合刘墩村村委会启动“惠民送清凉”行动。成员们带着绿豆、凉茶等防暑物资走访老人家庭,细心叮嘱高温天注意事项,以贴近田野的实践,递上清凉,传递温暖

我的家乡我来讲 共话圩美同大镇

722日,为挖掘乡土魅力、赋能文旅发展,实践团结合当地实际,与孩子们联手打造同大镇宣传微视频,以青春视角与专业技能讲述家乡故事,助力乡村宣传。

实践团精心设计“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与文化之韵”三个篇章,拍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一起穿梭于乡间街巷,用镜头和孩子们稚嫩的语言记录永安村葡萄园的硕果,定格村民的丰收喜悦,仰拍南闸公社古朴轮廓,述说新河村庆复禅寺丰厚的文化底蕴。既为乡村文旅注入青春动能,更以“共话”之姿拉近孩子与家乡的距离,让更多人透过光影读懂圩美同大镇的独特魅力。

随着为期12天的志愿服务圆满结束,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守护童心 一同长大”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们与庐江县同大镇刘墩村的孩子们不舍告别。巢湖学院的学子们,不仅用精心设计的七彩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暑假,更以志愿服务的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知识、爱与希望的种子。15名实践成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他们的实践成绩书写在孩子们绽放的笑脸上,镌刻在他们对家国更热爱行动上。(文/杨扬 图/社会实践团队 初审/殷慧敏 复审/郝江锋 终审/陈小波 发布/冀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