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建于1978年,是由原巢湖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逐步发展而成立的学院之一,历经物理系、物理与电子科学系、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7月,学校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将原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调整为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目前正筹建“智能建造”和“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项目各1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是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巢湖学院校级特色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63人。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知识和学科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学术造诣深的教师队伍。目前全院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巢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录近50篇,2篇论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主编、参编各类教材7部;获批专利300余项;主持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项;教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6项。学院先后与安徽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微结构成型与智能装备创新团队被授予“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省级科研平台“安徽省高效智能光伏组件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立项建设。

学院已建成机械基础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传感器原理实验室、精密测量仪器实验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聚合物微成型模具技术实验室、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激光加工实验室、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机械原理与传动等专业实验室,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价值超2000余万元,为日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院工程实训中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现有工程实训机器设备共2289台件,固定资产(含软件类)合计317万余元。主要工程实训项目教学区(室)有:钳工实训室、焊接实训室、普通车铣刨工实训区、磨床实训区、数控加工实训区、模拟实训室(CAD/CAM CAXA机房)、多功能教室、电工学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等,可同时容纳学生120人进行实训操作。训练方式可采用实际的、模拟的、虚拟的等多种实训手段,满足不同实训类型学生的实训要求。

学院依托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和条件,同时联合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积极组建《安徽省高效智能光伏组件研究中心》,针对目前光伏电池及组件转化效率不高、光伏电站智能化水平低下、光伏组件生态应用较少等难题,积极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研究:

(1)光伏电池新材料。主要聚焦大面积非晶硅薄膜制备、非晶硅沉积工艺、特性对异质界面钝化及新型电极材料等方面。

(2)高效智能光伏组件。重点在高效太阳能晶硅电池无损切割技术、新型串焊接技术、多主栅电池栅线与圆铜焊带尺寸匹配性、智能光伏接线盒优化设计等方面。

(3)光伏组件的生态应用。重点关注光伏组件节能与环保方面的应用,如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水系统、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等方面。

建成后有望能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力争在光伏电池材料与工艺、高效智能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生态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实现研发成果的转化应用的平台。


近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多名同学被四川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学院2018届汪新同学和2020届机自专业丁泽文同学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代表名录》,丁泽文同学同时获“2018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2020年“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称号。2018级机自专业罗健同学获“2019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和2020年度“安徽省百优大学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