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专题】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赴巢湖市开展“小手拉大手”十大皖药趣味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16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十大皖药”的独特魅力,2025年7月1日至11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小手拉大手”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中医药科普活动。团队先后走进幼儿园、社区、实验室等场所,通过趣味研学、实践教学等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科普内容,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中医药文化种子,为传统医学的传承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药香初绽润童心,趣味启蒙认本草

7月1日,实践团首站走进安巢经开区实验幼儿园。队员们在指导教师朱双双的带领下,化身“中医药小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PPT和精心撰写的童话故事,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安徽省当地药材“十大皖药”的奇妙世界。精心设计的趣味拼图游戏和香包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认识了草药的外形、识别了草药的气味,点燃了他们对中医药文化最初的兴趣火花。

中医药传承亲自行,香膏制作增技能

7月2日,为增强科普活动的专业性,实践团队在巢湖学院实验室进行学习并接受专业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系统学习了艾草薄荷膏的配方原理与规范制作流程,通过反复实操练习,熟练掌握了选材、提取、混合、灌装等关键技术环节,为面向社区儿童的动手实践活动奠定了扎实基础。

实践互动乐趣多,角色扮演识百草

7月3日,实践团来到巢湖市紫薇书院,开展趣味研学活动。活动根据社区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分层互动环节:面向幼儿园小朋友,队员们通过绘本里“找朋友” 游戏,引导他们在图画中寻找对应的皖药形象;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了寓教于乐的“拼图里识草药”比赛;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安排了亲手制作艾草薄荷膏的体验活动。此外,还组织了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扮演“小郎中”、“采药人”,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绘扇描形记药韵,实践活动添新彩

7月4-5日,实践团的身影出现在巢湖市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岗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延续寓教于乐的理念,队员们不仅详细介绍了“十大皖药”,更创新性地结合传统绘扇技艺,引导小朋友们拿起画笔,在素面团扇上描绘出各种草药的形态。一笔一画间,草药的形象跃然扇上,随着画笔,知识刻入脑海、草药深植于心,传统文化之美在方寸扇面中流淌。角色扮演游戏同样深受欢迎,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巩固所学。

探皖药基层认知,知皖药市场实情

为深入了解“十大皖药”在基层的认知度和市场推广情况,7月6日,实践团深入巢湖学院周边的居民区进行走访调研。通过问卷和访谈,队员们收集了居民对“十大皖药”的认知程度、使用习惯及认可度等信息。同时,他们还走访了附近几家药店,询问了“十大皖药”相关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市场接受度,为后续宣传推广策略的制定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社区宣讲获共鸣,皖药文化润民心

7月7日,实践团在巢湖市凤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了“十大皖药”科普宣讲。队员们结合前期活动积累的丰富素材和调研结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系统介绍了“十大皖药”的价值、功效及日常应用知识。宣讲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得到了现场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烈好评,有效提升了居民对本土中医药瑰宝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根脉溯源探药都,薪火相传兴皖药

7月11日,实践团抵达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安徽亳州。在规模宏大的亳州药材市场,团队成员深入开展实地调研,通过与药材批发商、零售商及顾客进行面对面访谈与交流,详细收集了“十大皖药”在本市场中的流通情况、品牌认知度、价格定位以及消费者反馈等情况。在调研基础上,实践团完成了专题研究报告,为深入研究“十大皖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阶段性成果,也为后续“十大皖药” 的推广活动奠定了基础。

本次实践活动,是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子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的一次生动探索。实践团员的“大手”牵起孩子们的“小手”,将深奥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趣味盎然的体验,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社区居民中普及了健康生活理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会继续深耕中医药文化沃土,创新传播形式,努力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青春使者,为守护民族瑰宝、坚定文化自信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文/王鑫 图/谢信海、刁锦昊 初审/束道兵 复审/张凌 终审/陈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