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雯,汉族,2002年3月生,安徽省六安人,中共党员,经济与法学学院19级金融工程三班学生。在校期间曾担任校礼仪队队长、校广播台栏目组组长及编辑、班级学习委员,并多次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获得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大赛区域一等奖、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三等奖、安徽省高校第二届“超星杯”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优秀奖、“链家杯”简历大赛三等奖等奖项。2023年考研成功,升学至安徽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青春需早为,岂能长少年
不为外撼,不为物移。“当我决心选择跨考安大社会工作专业时,身边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他们当中有人劝我选择较为偏远的地区的院校,降低考研难度,但我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保持热忱,奔赴山海。”刘立雯学姐在一次学校安排的安徽工程大学社会工作学教授来校宣传活动中第一次接触到社会工作专业,在系统了解到该专业的所学内容及就业前景后对该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心跨考安徽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开启了自己的考研之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漫漫“研”途,唯有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才有底气面对艰难险阻。“对于我来说,专业课就一个字:背。可能你会觉得死记硬背没用,但是你要知道死记硬背可以让你在考场上写不出字的时候下意识地写出一行行文字,这种方法虽然痛苦,但是却很有效。”刘立雯学姐提到自己从去年三月份踏上考研之路,从一开始的跟随他人的脚步到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数次气馁却从未轻言放弃。“一定要坚持,既然开始了就不要中途放弃,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能确定结果。中途会有困难,挺过去就好了。”
千淘万漉虽幸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刘立雯学姐的考研之路也并非平原易野,而是充斥着荆棘与坑洼。考研的过程如同一个人的战场,单枪匹马地战胜总以为无法跨越的难题,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一路走下去。“考研的过程很艰辛很枯燥,焦虑更不可避免,但克服焦虑的最好方式是行动,只要我们还在学习,我们就有希望考上梦校。祝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得偿所愿,也祝我们的能力可以匹配上自己的野心!”
心中有魂,脚下有根。人生从来没有捷径,唯有我们踏实勤恳,不忘初心,认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成就人生的价值,找寻最初的自我。(文/郭晶晶、江超 图/受访者提供 初审/解雪梅 终审/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