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切实关心少数民族师生成长发展,10月11日下午,经济与法学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召开少数民族师生座谈会。来自回族、蒙古族、满族、侗族、彝族、哈尼族等六个民族的九名学生及张颂昀老师(侗族)参加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徐兆武、党委副书记解雪梅和团委书记刘向军出席,会议由辅导员江超主持。
会上,解雪梅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求是》杂志2025年第19期的重要文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徐兆武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学习分享了《怎样认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一文,他从“如何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如何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要求”“如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个维度就“怎样认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行了详细的深度解读。
张颂昀老师结合自身成长与学习经历分享了感悟。她表示,全体少数民族师生应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本,树立理性、平等的民族观;以尊重、包容的态度进行交往,心怀感恩地理解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并转化为自强奋进的动力;以客观、辩证的态度对待本民族文化传承;坚决依靠法律维护权益,最终将爱国情怀与民族团结意识融入日常言行,共同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融洽。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依次介绍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色,纷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学院领导围绕民族团结、学业成长、生活需求等话题与同学们积极交流,并要求同学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维护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本次座谈会以理论学习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不仅深化了与会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时代要求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励了全体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智慧与力量。(文/江超 图/陶锦程 初审/何东海 复审/解雪梅 终审/徐兆武 发布/季鹏程)